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3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3冊.pdf/4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鐵石、黃石、靑紙、靛、皮、蜜、綿、花、布、構、皮、竹、麻、絲、油。

  • 堤閘東溪渠。有十六:曰龍王廟,曰五道,曰白塔,曰敎場,曰寄馬椿。灌附郭之田:曰馮廣,曰南莊,曰橋頭,曰盟石,曰舗邊,曰雙稿,灌川中之田;曰甸中,曰捉馬郎,曰白地場,曰甸頭,曰土主廟,灌甸中及甸頭之田。
  • 西溪渠。有十二:曰三古盤,曰穵鐘衝,曰小衝,曰大衝,曰烏堡郎,曰具忙,曰賴郎,曰西葵,曰天摩牙,曰天耳山,曰籠濩寺,曰麻沽衝,各灌及溪所及之處。此之東溪,其利十之一,皆活流也。
  • 甸頭大圩。在府治北六十里。
  • 龍圩大塘。在府城西北三十五里。益增其高,厥利益多。又有鄭家塘、淑人塘、南莊塘、團山塘,遠近不一,皆利灌漑。

橋梁

  • 留春橋。在府城西二里紙房前。後圮,改建於三官廟。
  • 北門橋。在府北門外。
  • 永濟橋。在府城北七十里甸頭巡檢司南。萬歷元年通判薛希州建。
  • 漾濞橋。在府城西北一百餘里。制如闌。滄江橋。
  • 四十里橋。在龍尾關樣備驛之中。趙州、蒙化同修。
  • 甸尾橋。在府南二十里。大理楊仕重修。
  • 錦溪橋。在府城東一里。舊名衛中橋。正德國重修。瓦屋達雲,頗爲堅久。此溪自龍王廟西北違於陽江,花時可八九里,望之如錦,遊人無虛。
  • 嵯橋。郡人張錦重修。
  • 玄珠橋。郡人王諸重修。
  • 通北橋。在府城北三里。
  • 濟南橋。在府城南半里。俱郡人張烈文建。

宫室

  • 拱極樓。在府治北拱極門上。
  • 鎭巍樓。在府治南鎭巍門上。
  • 凝秀樓。在城中央,四山環衛,陽江帶流,逼漢凌霄,一方具覽,上懸喝鐘。萬曆二年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