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3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3冊.pdf/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麓,與圩北溪合流灌漑。知府王良臣圍築石堤,民賴其利。

  • 北坡沼堤。出缺摩山麓。知府張順昌諭有田者周築石堤,閘水以時蓄洩。郡人席大賓於舊堤下增拓一堤,匯水灌漑田畝。〔督學河俊重修記畧〕:太守蜀夾江張君裕之,因父老請捐俸興築,勸助於富家,借力於閒民,以成化癸卯正月肇工,迄四月落成。
  • 立馬閘。在西街北一里許,知府徐可久建,用防龍淸廟一帶山水衝決之患。
  • 太平閘。在太平橋下半里許,知府徐可久建,用蓄梁王衝一帶溪水,使入新河,以達於海。
  • 西嶨泉堰。在蟠龍岡石巖下,雙湫夾出,灌漑甚溥。
  • 玗劄溪。在州東北二十里,自寶䁀山發源,流經玕劄山下,抵郡城南門外,入撫仙湖。水勢太急,每值霖潦,岸輒衝決,多爲民患。隆慶三年,知府蔣弘德開築,爲渠三百七十餘丈,始利灌漑。
  • 西浦龍泉。舊傳自地中接昆明池,雙湧於西山之麓,流不百武,卽南折於海,故西民每苦渰沒之患,東民弗沾灌漑之利。隆慶五年,知府徐可久開河二道,導泉入海,仍立閘壩囚處,以時蓄洩,卽今舟楫通行,商民稱便。
  • 淸溪壩。在關索嶺下,石壩二座,分椅六處,灌漑田畝。
  • 上中下三河。在江川縣,上河發源於阿化冲,分流於前、廣二衛,中河亦發源於阿化沖,抵烏鴉村,下河、中河之分流抵左衛營,俱利灌漑。
  • 普濟堰塘。在縣館驛左,隆慶四年,知縣杜鳴陽買民田築堤,高一丈許,僉立壩長,一名巡守。
  • 彌勒石溪。在陽宗縣西,發源羅山西麓,流經於縣治之東北,入明湖。
  • 日角溪。在縣西北入里,發源覺卜山下,伏流天生橋,復出爲溪。
  • 大衝河。在縣南五里羅藏山麓,會諸洞爲河。隆慶二年,霖潦泛漲,河埂崩塌,知縣文嘉謨開濬,自後軍民獲灌漑之利。
  • 隴丘衝河。在縣西北十二里,發源本衝,流入明湖。
  • 堰塘。在縣炒甸土官村,正德四年,知縣郭翰修築,年久倒塌,嘉靖四十五年,知縣文嘉謨修築。
  • 濯纓泉。在縣西一里,泉甚淸澈,上有龍祠,季春官民祀之以祈水。
  • 羅木箐壩。在新興州,有壩三座,分溝灌漑。
  • 九龍池壩。在州,有壩一十七座。
  • 大河。在州,有壩六座。
  • 白龍潭。在州,有壩四座。
  • 龍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