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3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3冊.pdf/1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筍森密,周匝十餘里,大者高數仞,參差不齊,望之如林,俯仰側直,千態萬狀。東西行者穿其中,故曰石門。又東出數百步,有離石焉,狀類西嶽三峯,宛然如畫。

〔大川〕

  • 白石江。在府城北八里。洪武十四年,西平侯沐英征雲南,聞元司徒達里麻擁兵十餘萬屯曲靖,遂進師至白石江,大戰,擒達里麻,俘甲士二萬於此。
  • 盤江。在霑益州。有二源,北流曰北盤江,南流曰南盤江,環遶諸山,各流千餘里,至平伐橫山寨合焉。州據二江之間。

〔衆川〕

  • 瀟湘江。在府城南。源出馬龍州木容箐,夏秋之交,江水泛漲,汪洋瀰漫,若洞庭瀟湘之勢,故名。
  • 東海子。在府城東五里許,輪廣五十餘里。每秋雨,水汪浩淼,亦曲陽之巨浸也。
  • 龍泉。在府城南十里。泉分兩派,而灌漑之利甚溥。府衛春秋祝之,歲早禱雨,無不應。
  • 黑龍潭。在府東二十餘里。傍有石洞,其上怪石巉巖,林木密茂,潭水源深,多資灌漑之利。
  • 溫泉。在府分泰山下,闊二丈許,其沸如湯,人多浴之。
  • 北沼。在府城北迎恩門外。
  • 交河。在霑益州南一八百十里,合盤江、蠟溪二水,故名。
  • 東山河。源出霑益州,傍有沙,平坦肥沃,約百餘里,旱澇無虞。
  • 中涎澤。在陸涼州,合瀟湘江匯於此。
  • 南澗。在州西北,注中涎澤。
  • 東河。在馬龍州治東。
  • 西河。在州治西。
  • 喜舊溪。在羅雄州西,流入盤江。

古蹟

〔漢〕

  • 李元禮碑。在府城南,相傳李膺以黨錮流妻子門人於石城郡云。
  • 八塔。在府城東武侯鎭,地脈建。
  • 雙井。在府城,相傳武侯鑿。

〔晉〕

  • 爨府君碑。在府城南二十里。
  • 石城。在府城北二十餘里。隋牂牆郡地。唐爲莊州石城縣,屬黔州都督。舊有一碑,乃段氏與三十七部諸蠻立誓盟之碑。
  • 舊府治。在府南城村,今遺址尙存。
  • 廢越州。在府城南一十五里。本唐悅州,領甘泉等六縣,後爲爨。元置千戶所,改越州。蠻所據,號普麽部。國朝洪武末,州省。
  • 鹵昌城。在陸涼州西南中延澤尾。水遶城郭,南中之固城也。
  • 木柵羲城。在中延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