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2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2冊.pdf/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命理兵備於金騰,問所以爲民利者,僉以橋對。遂請於鎭巡諸公,乃下其事於金齒,命指揮李淮董其役。斥舊更新,凡灰石材甓工傭之費,皆出於措置,而一無所攝。始事干弘治十三年七月,行旅往來,履之若坦途矣。〔郡人待郎張志淳記畧〕:志永昌之勝,曰塹兩江,闌滄其一也。曰橋霽虹,則江以橋濟,不煩舟楫,其亦奇矣。然前此曰橋者,名焉而已。有橋則始於浮屠號了然者,而畢工於成化中,尋亦燬矣。至弘治間,有司乃再復之,至是又傾。去年冬,鎭守太監萬安朱公奉曁參將古濠沐公崧,命所司葺之,以圖久遠。於是各施己資以倡民,由是木工、土工、金工、石工、甓工,一切以傭集,而第督以官。圮者、腐者、倚者、弱小不勝者,悉撤之更新焉。始事以正德六年十一月八日,落成以次年四月二十一日。其修以尺計二百六十丈有奇,高捐三十一,廣殺十八,上覆以屋,下承以巨索,而繋之巖上。大事制皆仍了然之舊,而眞固皆福之矣。二公謂不可不紀其成也,乃過予屬記。〔兵備副使郭春震記畧〕:嘉靖己酉夏,濟虹橋復圮,有司白其事于分巡僉憲孟公,請於兩臺。適經始,而予奉璽書按部繼至,乃檢牒布令,飭財度工,檄所司舉行如議。以千戶萬彙、巡檢王貴之督工,其費取諸帑金,役丁取諸巡司,而梓者、石者、瓦者、冶者、繪者,率召募給以直。民不知勞,工不吿疲,凡三踰月乃落成。

  • 北津橋。在府城北二十里,洪武十五年指揮李觀建。
  • 東津橋。在府城北二十里,今呼爲小板橋。
  • 鳳鳴橋。跨沙木河。
  • 大盈橋。在騰越州西,跨大盈江。
  • 龍川橋。在州東七十里,跨龍川江。舊編藤鋪板,名曰藤橋。弘治間兵備副使趙炯建,嘉靖十年兵備副使潘潤效霽虹橋制重建,有郡人徐泰、張含記。
  • 神濟橋。在諸葛營東,永樂十六年車琳建,嘉靖四年義民吳貴始甃以磗石,〔張志淳記〕:永昌郡南數里,由官道東分,直南入諸葛村礅,有橋跨沙河下流,名曰神濟,意初土人以東嶽祠於村故也。橋以木爲之,廢且久矣。嘉靖改元,有吳叟貴始建以石,凡傭工鳩材市甃,類皆出其家,無所募。橋成,以尺計之,崇十有三之半,修二十有四而不及十之四,廣十八,翼以闌干,干石三十有二,闌石視干而羨二,中覆之石百四十有八。其制眞緻無苦窳,其計可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