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2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2冊.pdf/8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 擂皷山。在州西南十里,浪傳孔明駐兵擊皷其上,故名。
  • 羅生山。在州東南二十里,峯巒三丈,條岡百里,林木森茂。
  • 天馬山。在州東百四十里,以形名。
  • 附丘山。在州西二十里。
  • 頃箐山。在州西三十五里。
  • 啞鳥山。在州西百餘里。
  • 尖山。在州西百二十里,其形上峭下廣,故名。
  • 下干峩山。在州北十里,下有池。
  • 土山。在下干峩山北一里,上有池,周圍五十丈餘,下亦有池,旁有圓石一片,周尺許,舊傳唐僧摩伽陀所遺,值天旱禱雨,以此石浸龍池,則有雷雨之應,名濟旱石。
  • 巃嵸山。在州北三十里,勢極高峻,雲合卽雨,郡人均以此驗陰晴。
  • 打鶯山。在州北三十五里,春鶯多於集此,故名。
  • 雪山。在州北九十里,縈矗盤迴,上有三峯,經冬積雪。
  • 上干峩山。在州西北二十五里,上有金塔,無蚊蚋霜雪。
  • 小甸山。在州西北三十里,山徑崎嶇,路絕處以木爲棧。
  • 明光山。在州西北二百二十里,上有銀礦、銅礦。
  • 花橋山。在永平縣西南三十五里,高二十里,上有鐵礦。
  • 地寶藏山。在縣東七十里,俗名觀音呌狗山。
  • 羅武山。在縣東百里,高百五十丈,勢高峻,山半有泉,流爲勝備江。
  • 橫嶺山。在縣東北三十五里,高三十里,延袤七十里。
  • 和丘山。在縣西三十里,高可千仞,盤迴五十里,雲合卽雨。
  • 羅木山。在縣北八里,西麓臨銀龍江。
  • 髑髏山。在縣西南五里,昔有妖食人,止存髑髏,有僧於此立神祠,建佛刹,以鎭妖害。
  • 掌亢山。在潞江安撫司南六十里。
  • 雷弄山。在安撫司東八十里。
  • 秀巗山。在施甸長官司東南五里。
  • 摩蒼山。在秀巗山東,孤峯聳翠。
  • 石柵山。在秀巗山西七里。
  • 甸頭山。在長官司西二十五里。

〔大川〕

  • 闌滄江。在府城北八十里羅岷山之麓,廣二十六丈,其深莫測,經吐蕃禹貢黑水界,梁州域,漢書博南津,卽此是也。度雲龍、順寧,達於車里,入於南海。蒙氏封爲四瀆之一。〔元毛玹詩〕:兩山高插雲,巋然若天岸。草樹緣相繆,爺視天一線。中有一長江,江流急干箭。亂石齟其中,噴激成飛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