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2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2冊.pdf/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峯繞佛樓。漢碣唐碑苔蘚剝,豪華千古思悠悠。

  • 般若臺。在勝槪樓北,有李陽水般若臺三字。
  • 翠華臺。在府城北蘭峯。無爲寺。萬松鬱鬱,舊爲元世祖駐蹕之地。有〔段福扈從詩〕:叨從萬乘陟蘭峯,一片靑螺起梵鐘。日映仗霞祥彩徧,花明輦路景光重。天戈肅肅參巖竹,仙樂冷冷響澗松。停看玉毫明海國,朱旗揮霍擁蒼龍。
  • 仙樂臺。在府城西帝釋山。有〔分巡孟霦詩〕:山廊朝雨餘,靑蕪連野路。期與高人遊,藍與西北鶩。蒼山亂雲間,隱隱鐘聲度。危塔出層霄,金壇灑香霧。久厭冠簮累,禪林時信步。碁局傍晴軒,茶煙穿竹樹。頗得靜者心,安知白日幕。常此坐觀空,迷方倘能悟。
  • 寫韻樓。在城西南蕩山。成都楊愼流寓著六書轉註,一時問字者名其所居樓曰寫韻。嘉靖乙丑其門人董學舒重修。
  • 襟山帶海樓。在城中央。上有譙漏。六月廿五日星囘節,城外萬炬縱橫,爛如星海,大夫登樓觀之。
  • 天風海濤樓。一名浩然閣。在城東八里洱水祠前。嘉靖間副使姜龍建。〔修撰楊愼詩〕:誰賦風光草際浮,謝公佳客盡詩流。紫城雲樹迎江閣,白國煙波送洱舟。縹緲欲迷蓬島望,逍遙還祲漆園遊。愁來獨減登臨興,病骨先驚一葉秋。
  • 大觀樓。在城西一里許,一塔之址。嘉靖丙午知府蔡紹科建。〔督學趙維垣詩〕:我從哀牢來,島譯連𨹘障。一望葉榆城,宇宙何昭曠。瑤峯冠白雲,金魚分玉浪。岫虎川途暉,淺鷺風烟向。豈羨方壼遊,可使天臺讓。玄聖必幽馮,不若亦飈蕩。吾欲問仙靈,無言空罔象。但觀巖壑間,森森石門傍。
  • 定風樓。在三塔風伯祠。僉事吳謹建。
  • 五岳樓。在三塔寺後。李元陽建。
  • 問俗亭。在城西中峯之麓。知府楊仲瓊建。〔有詩〕:紫竹叢中秋有聲,洱西月抱水晶城。晚烟淡泊半江碧,人在山堂理玉笙。
  • 混混亭。在龍尾關西。嘉靖癸未,兵備副使姜龍建。林巒蔽虧,水石轇轕,至此使人名利之心消盡。谷中有李將軍祠,云是唐臣死事,南詔廟之。有〔提學吳鵬詩〕:高亭懷古一堪悲,六詔山川此斷碑。貢匪元通周正朔,衣冠重覩漢旌旗。書生誤國空傳檄,廊廟何人識覆師。惟有洱河魚腹葬,至今秋雨泣江籬。
  • 天鏡閣。在洱河東岸。〔元李景山詩〕:檻外千峯插海波,芙蓉雙塔玉嵳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