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2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2冊.pdf/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鄧川州、浪穹縣、賓川縣、雲龍州、十二關長官司 |}

〔屬州縣司沿革〕

太和縣附郭

  • 葉榆地。
  • 開元末,皮羅閣逐河蠻,取太和城,卽此。後閣羅鳳據其地。
  • 憲宗時,於城內立上中下三千戶所。至元二十六年,罷中千戶所,立錄事司。上下二千戶立縣,復升理州。二十一年,罷州,復立錄事司。尋改縣曰太和,及河東路,屬大理路。
  • 皇明仍爲太和縣,屬大理府。

趙州

  • 屬永昌郡。
  • 爲姚州之境。蒙氏爲趙險,皮羅閣置趙郡,閣羅鳳改趙州。
  • 段氏改天水郡。
  • 憲宗時,立趙險千戶所,隸大理下萬戶府。至元十一年,改爲州,又於白崖𧸘立連寧縣,卽古勃弄地。三十五年,革縣入州。
  • 皇明仍爲趙州,領雲南縣。

雲南縣

  • 置雲南縣,隸益州郡。東漢屬永昌郡。蜀漢改屢雲南縣。
  • 初置雲南郡。貞觀中,改匡州,領勃弄、匡川二縣。後張仁果據之,號白子國。蒙氏爲雲南州,改品旬縣。
  • 亦爲雲南州。
  • 立品旬千戶所。至元中,復爲雲南州。後降爲縣,隸大理路。
  • 皇明仍爲雲南縣,隸趙州。

鄧川州

  • 爲楪榆縣地。
  • 爲邆備州,治大釐城,隸姚州都督府。後爲邆賧詔所據,南詔倂之,置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