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2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2冊.pdf/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大理府

沿革

三代時,國曰昆彌。以水名。《通典》。春秋、戰國皆屬楚。漢元狩間,封滇王,賜玉印,治白崖。此滇王乃白子國仁果也。武帝惡當羌不遜,以仁果能撫其衆,故以玉印封之,當羌乃絕。史但言滇王,不詳其人也。據通典,白、古通相同。元封二年,置益州郡。東漢屬永昌郡。蜀漢置雲南郡。晉因之,兼置寧州。李特據蜀,分置漢州。宋置河陽郡。齊改屬西河郡。隋復置南寧州,尋屬總管府。唐屬姚州。天寶以後,爲蒙氏所據,建都名羊苴咩城。其後鄭、趙、楊、段四姓繼據之。元憲宗時,立上下二萬戶府。至元間,改置大理路。皇明洪武十五年,改路爲府。領州四,縣三,長官司一。

〔沿革表〕

總部 州縣
唐虞 梁州域
夏商
合梁於雍,亦爲雍州域 昆彌國
戰國 楚地
秦地
西漢 益州郡 葉榆縣、雲南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