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NLC892-GBZX0301013052-258872 [隆慶]雲南通志 十七卷 第2冊.pdf/2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爲也。景泰乙亥春二月壬午,總戎都督紀軒沐公偕予勸農於郊,因過其寺,坐思召堂。才師復申前請,予迺言曰:善政善敎之及人,固有互百年而常存,越再世如一日者,何也?蓋德之感人者深,故人之懷思者久,此理之自然,夫豈強而致哉?昔召伯循行南國,觀省風俗,或舍甘棠之下,以受民訟。後人思之,至愛其樹而不忍剪伐屈折。善政善敎之及人,固如是也。若黔寧昭靖王,在太祖皇帝時,以嚴肱心膂之臣,授鉞專征,留鎭雲南,踰數十年,恩信洽於蠻夷,德敎加於百姓,至今人猶思之不能忘者,觀王之文則可見矣。王之言曰:居城市者固當有德以化俗,處寺宇者尤當有德以興敎。又曰:俾遊觀者因山林樓閣之勝而睹端嚴慈善之儀,因端嚴慈善之儀而起去惡遷善之心,則爲士者庶知盡忠,爲農者庶知務本,工不巧僞,商不奸欺,遊國法而敎人倫,君臣、父子、夫婦、長幼各得其分。誦王此言,則王之善政善敎爲何如耶?宜乎人到於今思之。而才師大用,復懼王之文久而漫滅,爲堂奉之,其亦南國之人之思召伯而不忍剪伐屈折其所舍之甘棠者乎?詩曰:有斐君子,終不可諼兮。此之謂矣。才師戒行精嚴,今爲雲南府僧綱司副都綱,蓋所謂處寺宇而能有德以興敎者云。是爲記。

  • 泰然堂。在聚遠樓北。
  • 眞意亭。在秦然堂後。
  • 淸風亭。在按察司提學宅後。禮部尙書童軒爲提學僉事時所建。有淸風亭稿。
  • 栖鳳亭。在黔府內。總兵沐崑建。〔督學副使王臣記〕:大元戎黔國沐公,以靑異質,動學好問,嗣武僖之爵,佩征南將軍之印,奉爾坐鎭南,服有文武。長村甲第,連雲假山,名卉芳潤,喟嵐輝映於鏡池月榭間,宛若眞畫。循山而行,步覆漸高,而景益奇。有亭墀然,曰栖鳳。憑欄徙倚,縱目瞻眺,金馬峙其東,昆明流其西,雲山綿亘,城郭映帶,了了目中。環以修竹,鏗然變鳳鳴,珊然環珮響,恍乎登員嶠而邀方壼,飄飄乎如賚浪雲而吸沆薤也。間攜賓客之選者,觴詠其中,鼓南風之琴,聽神鳳之歌,蒼翠瀲鬣,浮几席間,而鐵塵不動,喧囂不聞。不惟今人有偹然塵外之想,且將緬思太古與夫三代之上矣。亦惟知先業之艱,固厥紹之重,而所以脩舉不墜者,茲亭乎哉?鳴呼!白樂天在長安,見故相國之第,竹𢈼尙惜其常經之手,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