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NLC511-023031404016896-25115 余嘉錫論學雜著 下冊.pdf/16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大中祥符七年卒,年五十七。

《隆平集》云:「延昭於吏事非所長,軍中牒訴,皆決於小校,上知而不責,第戒飭小校而已。」《續通鑑長編》卷八十二。云:「大中祥符七年,春正月,甲午,高陽關言副都部署英州防禦使楊延昭卒。延昭,卽延朗也。」案:五十七,《隆平集》作五十六,蓋以其入七年正月僅七日而卒,是歲正月戊子朔。故不數之,然《東都事略》亦作年五十七。

延昭智勇善戰,所得奉賜悉犒軍,未嘗問家事。出入騎從如小校,號令嚴明,與士卒同甘苦。遇敵必身先,行陣克捷,推功於下,故人樂爲之用。在邊防二十餘年,契丹憚之,目爲楊六郎。

《隆平集》及《東都事略》並云智勇善戰,沈默寡言。「出入騎從」之上,《隆平集》有「奉己簡質」一句,《事略》作「奉己簡易」,《長編》作「性質素」。「號令嚴明」下,《隆平集》及《事略》作「同士卒甘苦,寒不披裘,《事略》作「衣」。暑不張蓋。」《長編》則作「與士卒同甘苦,寒不冒絮,暑不執蓋。」案:《長編》所用蓋國史原文,惟不冒絮,乃爲與士卒同甘苦,若但不披裘,則爲士卒者孰能有裘耶。「樂爲之用」下,《隆平集》及《事略》均有「威震《事略》作「振」。異域」一句。「契丹憚之」,《隆平集》作「虜情畏服」,《事略》作「虜人畏之」。

及卒,帝嗟惜之,遣中使護櫬以歸。河朔之人,多望柩而泣。錄其三子官,其常從門客亦試甄敍之,子文廣。

《隆平集》云:「詔錄其子傳永、德政、文廣有差,門客不類,亦試藝而官之。」案:觀此,乃知文廣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