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页面:NLC404-01JF1778-930 新文字半月刊 1935年第一期.pdf/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種。第一,中國人民的生產方法,自秦漢而後,進化甚遲。人民安居于原始生產方式之下,其生活上對文字的需要較少。第二,中國自秦漢而後,形成一種封建制度。一般吃飽飯無事幹的文人,把漢字拿去作爲玩具三番五次的使他復古,使他成爲一種艱難的東西,使他成爲一種貴族的專用品。但這時民間語言的演進,却仍不受別的影響,于是語言與文字間漸漸愈離愈遠。漢字的本質,不能離開文言的,于是文人們便拿文言與漢字結合,造成一種御用的東西,民衆們不能瞭解,只有望而生畏了。漸漸的文字成爲少數人的專用品,成爲一種壓迫大衆的工具。文人們用『文言』,『漢字』與『政府』結合起來,向民衆眩惑欺騙壓迫。大衆文化,則因失去了工具(文字),日益衰落了。方塊形的漢字,便成了中國文化發展的阻石,一直延長了兩千多年!

爲什麼要廢除漢字?因爲漢字是古代封建社會的產物,是中國特權者壓迫勞苦群衆的工具之一。

3. 漢字的缺點

漢字的缺點,第一是他的難。漢字早已失去了形上的義意,早已失去了表意的作用,漢字已變成了一種奇形怪狀的符號。記憶一個漢字,像記憶一個併音字的字母一樣,併音字母不過二三十,漢字則有好幾萬。勞苦中掙扎的大衆們,絕沒有時間來弄這奇形怪狀的老古董。所以,漢字是世界上最難認難念難寫難用的文字!

第二,是漢字與口語的不適合。口語是現代的,漢字是老股東,他倆是格不相入的。漢字只能死守着文言,漢字沒有作現代語言工具的資格。漢字不但不能幫語言,做傳達的工具,反成了語言的叛徒。

第三,漢字是無法使他國際化。外國的新術語,無法用他翻譯出來,別處的新思想,無法用他介紹過來。因此使中國文明永遠是孤立者,永遠是時代的落伍者。

第四,漢字是與現代科學隔膜的。現代的科學技術,如電報,打字,印刷,以及檢字,編目之類,應用到漢字上去都是格不相入。電報非要無理的翻成0001,0002,然後再無理的翻回來,若用拼音字便可直接打去,多麼方便!漢字打字要排列一二千字在桌子上,一個個去胡亂翻找,若用拼音字兩手一動,一分鐘便可打出三四十字來,多麼方便!排字要在屋子裏轉來轉去,足不出戶,日行千里,還是錯誤百出,若用拼音字,坐在椅子上一會便排好了。其他如編目檢字之類,更不知耗費了多少光陰!

第五,漢字雖失去了表意的作用,但我們爲瞭解方便起見,仍要拉出他的歷史,因之便發生許多誤解。如從女字的多半有壞義意,如奸,姦,奴,妄等;『婦』字是女人拿掃帚;『男』字是努『力』耕『田』等。

文字是一種工具,工具不適合時,儘可以不要他,另造新的。漢字早被證明了是不適合的老廢物,我們應當廢除他,使他成爲歷史上的東西。我們應當另創造適合的新文字——這是一種革命的工作,偉大的革命工作,而且又是一種急需的工作。

最適合的新文字只有拉丁化。這一點我們只好下期了再談。

Igo Ginianrh

Womn...zou, zou, zou...
Womn iou cianbaiwan,
gochu du sh womn---
cung beibian, wang nang nanbian.
Da dungbian, dao sibian.
Ai, siaopungjumn,
ladao womndi duiwuli.
ladao womndi duiwuli.
dagia lianxoki.

一個紀念日

我們……走,走,走……
我們有千百萬,
各處都是我們——
從北邊,往南邊。
打東邊,到西邊。
唉,小朋友們,
來到我們的隊伍里,
來到我們的隊伍里,
大家連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