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807 (1700-1725).djvu/2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史無與對句堙崑崙以為池稱
二七葉 隱逸部名賢列傳九之三十六唐張志和傳著元貞子亦以自號 案唐書作元真子
三〇葉 隱逸部名賢列傳十之九宋种放傳特舉賁園之典果無前習之心 案浙江書局宋史作果無前席之心
隱逸部名賢列傳十之十四种放傳湘山野錄蓋王文貞且累章求退之時也 案湘山野錄作王文貞旦
三七葉 隱逸部名賢列傳十二之一宋黃晞傳自號贅隅子 案今書刻本作聱隅子
四七葉 隱逸部名賢列傳十四之十二元嚴侶傳嚴州府志踊氣絕者數四 案踊當作擗踊
第六一九冊〇二葉 隱逸部藝文一之十一晉皇甫謐高士傳序謐采古今人代之士 案高士傳作謐采古今八代之士
〇五葉 隱逸部藝文二之六唐皇甫松大隱賦已焉哉吾將居常侍終而己矣 案原作吾將居常待終而已矣用莊子榮啟期語
隱逸部藝文二之七前賦野鼠鬥于林稍 案原作林梢
〇八葉 隱逸部藝文三之一漢梁鴻五噫歌序過京師作五噫之歌肅宗聞而悲之 案後漢書作肅宗聞而非之
一七葉 曠達部藝文二之一無名氏漢樂府善哉行慚無靈轍以報趙宣 案轍原作輒
二二葉 恬退部藝文一之十二唐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飲則食兮壽而康 案昌黎集作飲且食兮壽而康
二七葉 清介部總論之四潛夫論遏利篇顏原公拆困饉於郊野 案潛夫論作顏原公折
三一葉 清介部紀事二之十竹坡詩話李京兆諸父中有一人嘗為守者 案字補應作博
三三葉 清介部雜錄之一鴻苞伯夷峻廉隅之節於陵尊溪刻之行 案溪當作
韜晦部總論之三劉勰新論韜光篇故窮巖曲岫之椊榤生於積石 案新論作窮巖曲岫之梓傑生於積石
三四葉 韜晦部紀事之七山棲志沈麟士居貧織簾誦書不輟 案宋書皆作驎士山棲志所引多誤
三五葉 韜晦部紀事之十一甲乙剩言余謝曰非曰能之常窺一班矣 案當作常窺一斑矣
三九葉 前知部紀事之十二前定錄馬游秦事乃命疏其事自藏於猛棟之間 案前定錄作自藏於楹棟之間吳郡陸賓于 案此于字補前定錄作陸賓虞下同
四四葉 謙讓部藝文之四晉羊祜讓開府三司表誡在過寵不患見遺而畏降發中之詔加非次之榮 謹案
御纂淵鑑類圅引作而猥超然降發中之詔
四五葉 謙讓部藝文之九晉韓伯辨謙當其所貴在我則矜直其所賢能之則伐 案晉書直作值言善非善而伐善者驟稱其能案晉書作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