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9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日入寺作佛事,以籠盛衣帛,因納僧於內以歸。恢知 之,使人要之,置籠公庫。逾時,吏報籠中臭達於外,恢」 命沈於江。語其子曰:「為汝除此害矣。」

《癸辛雜識》:嘗聞有閫帥饋師憲三十皮籠,扃鐍極嚴, 誤留寄他家。其承受人不過齎書函及魚鑰小匣投 納而已。籠中之物,雖承受人亦所不知也。

《修復山陵故事》,「當梓宮中有象牙火籠。」

《皇明通紀》:天順元年,刑部尚書軒輗致仕,陛辭,上勞 之曰:「昔浙江廉使考滿歸,家僅二竹籠,是汝耶?」輗頓 首。上賜白金綵帛遣之。

《嘉定縣志》:嘉定民家開井四丈無水,得一石於下,以 鍬揮之,碎其中堅鹵水湧出,其人亟出得免。水浸中 庭,高尺許,眾語必遭墊溺,有一垢衣道人過之,云「無 事以雞籠蓋之。」止如其言,果漸退,不解何術。

籠部雜錄

《劉向別錄》:「淮南王有《薰籠賦》。」

居家宜忌正月初昏,忌空床,招不祥。不得已者,以薰 籠置床以厭之。

籠部外編

《續述征記》:「梁鄒城西有籠水,云齊孝婦誠感神明,湧 泉發於室內,潛以績籠覆之,由是無瓮汲之勞。家人 疑之,時其出而搜其室,試發此籠,而泉遂涌流漂居 宇,故名籠水。」

《齊諧記》:陽羨許彥山行,遇一書生,年十七八,臥路側, 云「腳痛,求寄鵝籠中」,彥以為戲言,書生便入籠,籠亦 不更廣,書生亦不更小,宛然與雙鵝並坐,鵝亦不驚, 彥負籠而去,都不覺重。

《志怪錄》:「元符三年冬,內人自泰陵還,摘皂莢一籠入 宮門,籠輒自躍,皂莢皆躍出。」

《聞見錄》:「萬曆八年九月,漳州郡東門外表忠祠傍,林 武舉家被妖。始而投石,繼而見形,始而為女,繼而為 男。至之時,窗戶震動,家中數婦皆昏暈妄語,或手足 狂亂。百計禱祝莫驗。主人登樓見一竹籠,蓋數年前 有寄囤此籠於樓者,不知中為何物。至是開視,乃傀 儡十餘身,取而焚之,其妖遂絕。」

《常熟縣志》:「趙承謙為諸生時,貧甚,暑夕閉門,臥木榻 上,旁置儒巾一籠一几上麥粥一盂。俄見一鬼自門 而入,將巾籠搬弄數次,公語之曰:『吾知汝意,垂涎此 麥粥耳,與汝啜之』。其鬼持盆啜畢,竟出門,復呼之曰: 『汝食吾粥,何不安放巾籠耶』?其鬼復回,將巾籠置舊 處,出門而沒,起視几上麥粥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