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9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瑯嬛記》:「張說於元宵召諸姬共宴,苦於無月。夫人以 雞林夜明簾懸之,炳于白日。夜半月出,惟說宅無光, 簾奪之也。」

《摭異記》:「張說有書生通於侍婢最寵愛者,說,釋之以 侍兒歸書生,忽一日言,某感公之恩,思有報者久之, 今聞公為姚相國所搆,某願得公平生所寶者,用計 於九公主。釋之說曰:『近有雞林郡所進夜明簾者,書 生因請手札數行,遂及九公主邸第,具以說旨言之, 兼用簾為贄。公主入謁,具為奏之,上感動』。」

《侍兒小名錄》:「寵姐,寧王愛姬。王宴客,妓妾皆在,獨寵 姐無得見者。李太白恃酒強之,乃設七寶簾,使寵姐 隔簾而歌。」

《唐書王鍔傳》:「鍔性纖嗇,有所程作,雖碎瑣無所遺。官 曹簾壞,吏將易之,鍔取壞者付船坊以鍼箬。」

《杜審言傳》:審言子閑,閑子甫,字子美。嚴武節度劍南 東西川,甫往依焉。而性褊躁傲誕,嘗醉視武曰:「嚴挺 之乃有此兒。」武亦暴猛,外若不為忤。中御之,一日欲 殺甫,集吏於門,武將出,冠鉤於簾三,左右白其母,奔 救得止。

《唐國史補》:「尚書李廙有清德,其妻劉晏妹也。晏嘗造 廙,見其門簾甚敝,乃潛度廣狹,以麄竹織成,不加緣 飾。將以贈廙,三攜至門,不敢發言而去。」

《清異錄》:人家畜一簾,赤紫色,人在簾間,自外望之,繞 身有光,云得於天寶之亂,蓋宮禁物也。後歸於渾瑊 家。有貴臣識之,曰:「此瑞英簾耳。」

《雲溪友議》:「陸郎中暢登蘭省,遇雲陽公主下降,百僚 舉為儐相。其《詠簾詩》曰:『勞將素手捲蝦鬚,瓊室流光 更綴珠。玉漏報來過夜半,可憐潘岳立躊躇』。」

《同昌公主傳》:咸通九年,同昌公主出降,有卻寒簾,類 玳瑁斑,有紫色,云「卻寒之鳥骨所為也。」未知出在何 國。

《雲仙雜錄》:閬中參軍黃涉婢曰「笑春紅,死。」涉念之,淚 洒犀簾,至皆損壞。

《記事珠》,于授幼時,家以綠真珠勝為簾押,授讀書,數 真珠以記。

《妝樓記》:洛陽人有妓樂者,三月三日結錢為龍,為簾, 作「錢龍宴。」

《洛中記異錄》:梁後主於宮中作珠簾,乃敕京師市珠, 內外之家收索將盡,計無可得者,復於相國寺僧中 收之,猶有隱之者,為鄰僧所告,繫於狴中,逐院而搜 之。至來年莊宗入汴,盡滅朱氏,復遠近搜之,寺僧曰: 「今日是端的搜朱也。」

《聞見前錄》:「宋太祖節儉,宮殿內惟掛青布緣簾。」 《宋史·禮志》:「仁宗以正月八日為皇太后長寧節,詔定 長寧節上壽儀。太后垂簾崇政殿,百官宰臣以下進 奉上壽,閤門使於殿上簾外立侍,百官再拜,宰臣升 殿跪進酒簾外,內臣跪承以入,宰臣復降,內侍 出簾外跪授虛醆。」

《聞見近錄》:仁宗朝,禁中夜火,上御升平樓,垂簾呼班 喝拜如常,呂許公獨挺然而立。上遣使問之,公曰:「昨 夕宮中災,今日未面天顏,臣不敢拜。」於是捲簾,上臨 軒陛,許公即再拜。或問其然,曰:「禁中火,不惟上驚,豈 不防他變。垂簾之下,未見天子,萬一誤拜,其將奈何?」 《宋史·曹皇后傳》:慶曆八年閏正月,衛卒數人作亂,夜 越屋叩寢殿,后方侍。帝聞變遽起,度賊必縱火,陰遣 人挈水踵其後,果舉炬焚簾,水隨滅之。

《通鑑綱目》:治平元年,帝疾瘳,韓琦欲太后撤簾還政, 乃取十餘事稟帝。帝裁決悉當。琦即詣太后覆奏,后 稱善。琦因白后求去,后曰:「相公不可去,我當居深宮 耳。」遂起,琦即厲聲命撤簾,簾既落,猶於御屏後見后 衣也。

《宋史洪皓傳》:皓至燕不屈,金主以生子,大赦,許使人 還鄉。皓在遣中,十二年七月,見於內殿,請見。慈寧宮 㡩人設簾,太后曰:「『吾故識尚書』。命撤之。」 《李如圭傳》:如圭,吉水人,七歲時,孝宗問童子何業,對 曰:「能誦書,即誦《無逸》篇。」帝大喜,授迪功郎。明日與父 謝恩,賜宴殿上,以父子不可同坐,命設珠簾隔之。宴 罷,就以簾賜之。歸建「凌雲閣」,以彰君賜。後官至福建 安撫。

《輿服志》:「芳亭輦,前後垂簾,政和之制,以紅羅繡鵝為 額。」

紹興十二年,三輅成,前有橫軾,後垂「錦軟簾。」

《金史·輿服志》:皇后重翟車,有紅羅明金緣紅竹簾。 《輟畊錄》:歌兒珠簾秀,姓朱氏,姿容姝麗,雜劇當今獨 步。胡紫山宣尉極鍾愛,嘗擬《沉醉東風》小曲以贈云: 「錦織江邊翠竹,絨穿海上明珠。月淡時,風清處,都隔 斷落紅塵土。一片閒情任卷舒。挂盡朝雲暮雨。」馮海 粟先生亦有《鷓鴣天》云:「十二闌干映遠眸。醉香空斷 楚天秋。蝦鬚影薄微微見,龜背紋輕細細浮。香霧斂, 翠雲收。海霞為帶月為鉤。夜來捲盡西山雨,不著人 間半點愁。」皆詠簾以寓意也。由是聲譽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