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9 (1700-1725).djvu/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簾箔部藝文一

《簾賦》
唐·孫逖

「智者創物,有以而然。簾之為用,博利存焉。」若乃少婦 重閨,王孫華館。映錦屏以猗猗,增繡戶之煥煥。瓊鉤 上而齊女謳,珠影垂而楚妃歎。蓋私宴之樂飾,異在 公之達觀。至於因依華省,隱映長廊,交輝朱紱,接影 金章。隔至人之清範,雜仙署之餘香。禁鐘啟明,納晴 天之曙色;嚴城警夕,引華月之宵光。盼睞成寶,終然 允臧。豈備物而致用,亦道同於君子?輕明無隔,將引 喻於虛心;卷舒任時,足炯誡於行己。組織成象,含游、 夏之文;繩約善結,得《老》《莊》之理。豈徒然哉?斯盡美矣。 原夫青青梁苑,猗猗淇澳;冒雪停霜,是稱修竹。紆匠 人之巧思,列冢卿之華屋。甘剖節而離根,奉榮光而 再穆。則有製長笛,成洞簫,器同握玩,「聲引風飆。徒擅 名於昔日,詎齊美於今朝。」

《斑竹簾賦》
宋·田錫

「湘水春深,修篁翠陰。因善巧之凝睇,可為簾而運心; 金刃光翻,拂霜筠而元解;朱絲織就,鬥黛點以交侵。」 雖曰皇英帝子,揮灑珠淚,亦秋露之曉滋,復春霖之 暮漬。故錦章異狀,由造化之自然;綺錯奇文,入良工 之經緯。或疊若連錢,或濃如濕煙,或黯若陣雲之起, 或纍如滴水之圓。疏密增華,漏月光而未卷;斕斑若 「畫,隔花影以初懸。尤宜寶軸分輝,玉鉤加飾,垂旌翻 虹綬之彩,飛額動金鸞之翼。彼海蝦之鬚,誰能貴之? 神麟之毫,安足多之。編明珠者奚羨,緝翠羽兮胡為? 未若我鬱金之堂,椒塗祕室。取守節以持操,貴以文 而勝質。連垂香砌,透燭影于洞房;高挂曲瓊,延曙光 於綺席。矧乎金犢將駕,雲軿欲升,鬥」繁華于戚里,閱 芳菲於五陵,若玳瑁以妝成,前瞻繡軛,想瀟湘而意 遠,後從玉乘,美哉琅玕之用,貴豪所共悅;珍華之外 飾,致貞芳之可重也。因而歌之曰:碧鮮有文,露點煙 痕。簾者,廉也,感人思重華之德,援毫頌南風之薰。

簾箔部藝文二詩詞

《詠簾》
齊·虞炎

青軒明月時,紫殿秋風日。朣朧引光輝,晻曖映容質。 清露依檐垂,蛸絲當戶密。褰開誰共臨,掩晦獨如失。

《詠珠簾》
隋·盧思道

鑑帷明欲斂,照檻色將晨。可憐疏復密,隱映當窗人。 浮清帶遠吹,含光動細塵。落花時屢拂,會待玉階春。

《賦簾》
唐·太宗

舒卷隨瑤闕,參差映桂宮。珠光搖素月,竹影亂清風。 彩散銀鉤上,文斜玉戶中。唯當雜羅綺,相與媚房櫳。

《簾》
李嶠

清風時入夏,紫殿幾含秋。曖曖籠靈閣,纖纖上玉鉤。 窗中翡翠動,戶外水精浮。巧作盤龍勢,長迎飛燕遊。

《詠簾》
杜甫

編竹狀玲瓏,庭闈盡處中。不由經緯力,安有卷舒功。 春晝曾妨燕,寒宵豈隔風。都堂重獻賦,明處憶牢籠。

《詠簾》
杜牧

徒云逢剪削,豈謂見編裝。鳳節輕雕日,鸞花薄飾香。 間屏何屈曲,憐帳解周防。下漬金階露,斜分碧瓦霜。 沉沉伴春夢,寂寂侍華堂。誰見昭陽殿,真珠十二行。

《詠簾》
羅隱

翡翠佳名世共希,玉堂高下巧相宜。殷勤為屬纖纖 手,捲上銀鉤莫放垂。

其二

疊影重紋映畫堂,玉鉤銀燭共熒煌。會應得見神仙 在,休下《真珠》十二行。

《題竹簾詩》
宋·連倩女

綠筠劈破條條直,紅線經回眼眼奇。為愛如花成片 段,致令直節有參差。

《詠琉璃簾》
元·馬祖常

吳儂巧製玉玲瓏,翡翠蝦鬚迥不同。萬縷橫陳銀色 界,一塵不入水晶宮。月華遠射離離白,燈影斜穿細 細紅。相隔神仙纔咫尺,靈犀一點若為通。

《詠斑竹簾》
華幼武

湘妃淚灑碧琅玕,剪織疏簾拭未乾。細縷引風宜隔 暑,濕痕含雨欲生寒。燈前照耀琉璃潔,月下斕斑玳 瑁看。直幹盡輸兵革用,高堂舒卷莫摧殘。

《詠簾》
明·沈周

誰放春雲下曲瓊,一重薄隔萬重情。珠光蕩日花如 夢,瑣影通風笑有聲。外面令人倍惆悵,裡邊容眼自 分明。如無緣分難輕入,敢與楊花燕子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