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90 (1700-1725).djvu/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顧鄰初太史遯園在杏花村中,因舉村中之園,各紀 以詩。小序曰:「杏花村方幅一里內,山園據其什九,雖 奧曠異規,小大殊趣,皆可游也。間與同人散步其中, 稍得勝賞,因各為一詩紀之。惜不能如李方叔之記 名園,使人足當臥游耳。」

鳳臺園

《鳳臺園》舊為魏公別業,後屬上瓦官寺。諸髡次第平 其臺,芟其樹,而稅與灌園者。《名勝盡陁》諸髡,且自咤 為青銅海矣。詩:「傷心千古鳳凰臺,蕭瑟僧寮伴草萊, 歌扇舞衣無處覓,西風蟬咽不勝哀。」

佚園

張太守孚之佚園舊為徐公子萬竹園,張與王太守 分其地而有之。堂榭具存,古樹深篁,杳然異境。詩:「萬 箇琅玕抱石斜,朱闌深鎖但棲鴉。自從仲蔚辭三徑, 誰為求羊掃落花。」張孚之,名文暉,治台郡,有能聲。孚 之亡後,其少子循質率諸孫讀書其中。

爾祝園

《王太守爾祝園即所分徐氏之一也中有高樓古樹, 頗自蒼然太守生前足跡曾不一至,園丁灌藝而已 詩》:「高臺傑閣倚崔巍,疊石疏花面面開。為問輞川文 杏館,幾從裴迪賦詩來。」

西園

西園舊為徐公子業,水木最為森秀窈窕,中有古栝 及石,皆宋時物也,實為諸園之冠。詩:「西園坦迤接華 林,窈窕經丘樹色深。朱戶晝扃唯鳥雀,不知誰抱薜 蘿心。」此園再易主,歸桐城吳中丞。中丞名用先,字體 中,著作極富,歷官薊遼總督,以忤璫歸老。園中懿行, 載在《皖志》。子日㫤,中書舍人,品高學博,能世其業。

吳孝廉園

吳孝廉孔璋園園為齊王孫業,吳以善價得之,地故 倚城隅,多竹與桂,望之陰森蔽天日。詩:「城陰竹色勝 梁園,六十年來䈙不繁。聞道幼輿丘壑在,不妨移石 動雲根。」此園今歸鄧太史元昭館舍樓閣,修治一新。

何參知露園

何參知公露園,西北枕鳳凰臺,亭館池樹,參差多致。 舊為哈氏所創,屢易主矣。後為方士醒神子館,參知 得之,小為拓潤,與遯園東西相望也。詩:「琪花璚樹近 堪攀,海上求仙去不還。獨賸文成馬肝石,參差疊作 大何山。」

味齋園

《卜太學味齋園在花盝岡西,枕上瓦官寺,地既高曠, 有樓三楹,面東而峙遍覽城內外,最為登眺勝處。俯 視西園如接几案矣》詩:「嵯峨飛棟入煙空,俯視皇州 一氣中。誰向賞心誇絕景,已專丘壑大江東。」

長卿園

許典客長卿園在驍騎倉西北,為九天祠。有堂、有閣、 有亭、有軒,翼然具體。內繡毬花絕大而茂,可與鳳臺 西紫薇競秀,他所未有也。詩:「元度閒情問薜蘿,徵花 選石倚㜑娑。名園不淺春華色,總讓中庭玉樹多。」

茂才園

李象先茂才園在古瓦官寺南,余遯園之右面。東門 有長榆數株,清陰夾巷,舊為甯伯鄰書屋,僅老梅數 株耳。象先擴而潤之,《幽邃有佳趣》詩:「瓦官寺南高樹 陰,中有幽人橫素琴。曲房小徑殢還往,夜靜獨聞鐘 磬音。」

新園

許長卿新園在張氏佚園之北,亦萬竹園地也。長卿 購之,為起亭館,迤曠可數百丈,花木秀野。長卿恆與 客嘯詠其中,詩:「半畝方塘看戲魚,豆棚瓜架日蕭疏。 高齋把酒聽黃鳥,恰是江南四月初。」此園曾歸王孟 興文學亦數易主。

無射園

《許無射園在蕭公廟東入門曲房宛折至迷出入轉 入廟後地忽宏敞頗以竹樹綴之詩》「人間玉斧自仙 才,隱洞深依古殿開。宛轉曲房何處入,直疑瑤館祕 天台。」

熙臺園

湯太守熙臺園在杏花村口,地不甚廣,而多佳樹。亭 子外《老杏數株,花時紅霞映地》詩:「杏花村外酒旗斜, 牆裏春深樹樹花。莫向碧雲天末望,樓東一抹綴紅 霞。」

陸文學園

陸文學園在許典客園南,有池,種荷芰,小亭踞其上, 花架綺錯,望之斐然。詩:「一點妖紅泛綠波,曲池芳樹 影婆娑。不妨靜引南薰坐,自按《江南子夜歌》。」

方太學園

《方太學子中園在村東城下,古屋數間,中有牡丹,致 佳。舊入門皆修竹,今不復茂矣。土垣版扉,人不知其 中有園也。雪浪和尚曾寓此中,余過之,謂可辟世詩》: 「修竹晴看綠雪飛,古牆深巷隱雙扉。不須更說喧難 避,苔徑由來屐齒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