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8 (1700-1725).djvu/5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夢」兮。山靜不遷,嶔崟《巀嶪》,鬱叢叢兮。飛樓蔽虧,青延 翠攬,棟隆隆兮。瞻望美人,于彼夕陽,思無窮兮。絃吾 素琴,目送飛鴻,煙空濛兮。

《太白樓賦》
王守仁

「歲丙辰之孟冬兮,泛扁舟予南征。凌濟川之驚濤兮, 覽層構乎任城。曰太白之故居兮,儼高風之猶在。蔡 侯導余以從陟兮,將放觀乎四海。木蕭蕭而亂下兮, 江浩浩而無窮。鯨敖敖而湧海兮,鵬翼翼而乘風。月 生輝於采石兮,日留景於嶽峰。蔽長煙乎天姥兮,渺 匡廬之雲松。嘅昔人之安在兮,吾將上下求索而不」 可。蹇予雖非白之儔兮,遇季真之知我。羌後之視今 兮,又烏知其不果?吁嗟太白!公奚為其居此兮?余奚 為其復來?倚穹霄以流盼兮,固千載之一哀。昔夏桀 之顛覆兮,尹退乎莘之野。成湯之立賢兮,迺登庸而 伐夏。謂鼎俎其要說兮,維黨人之擠詬。曾聖哲之匡 時兮,夫焉前枉而直後?當天寶之末「代兮,淫好色而 信讒。惡來妺喜其猖獗兮,眾皆狐媚以貪婪。判獨毅 而不顧兮,爰命夫僕妾之役。寧直死以顑頷兮,夫焉 患得而局促?開元之紹基兮,亦遑遑其求理。生逢時 以就列兮,固雲臺麟閣而容與。夫何漂泊於天之涯 兮,登斯樓乎延佇。」信流俗之嫉妒兮,自前世而固然。 懷夫子之故都兮,沛余涕之潺湲。廟堂之偃蹇兮,或 非情之所好。惟不合於斯世兮,恣沉酣而遠眺。「進吾 不遇於武丁兮,退吾將顏氏之簞瓢。奚《麯糵》其昏迷 兮,亦夫子之所逃。」管仲之輔糾兮,孔聖與其改行。佐 璘而失節兮,始以見道之末明。睹《夜郎》之有作兮,橫 逸氣以徘徊。亦初心之無他兮,故雖悔而弗摧。吁嗟 其誰無過兮,抗直氣之為難。輕萬乘於褐夫兮,固孟 軻之所嘆。曠絕代而相感兮,望天宇之漫漫。去夫子 其千祀兮,世益隘以周容。媒婦妾以馳騖兮,又從而 為之吮癰。賢者化而改度兮,競規曲以為同。《亂》曰:「嶧 山青兮河流瀉,風颼颼兮澹平野。憑高樓兮不見,舟 楫紛兮樓之下。舟之人兮儼服」,亦有庶幾夫子之蹤 者。

《風釆樓記》
陳獻章

宋仁宗朝除四諫官,其一人余襄公是也。蔡君謨詩 曰:「必有謀猷裨帝右,更加風采動朝端。」弘治十年春, 韶守錢君鏞始作風采樓,與唐張文獻風度樓相望。 襄公之十八世孫英走白沙,徵文以表之。夫自開闢 達唐,自唐達宋,不知其幾千萬年。吾瞻於前,泰山北 斗曲江公一人而已耳;吾瞻於後,泰山北斗,公與菊 坡二人而已耳。噫士生於嶺表,歷茲年代之久,而何 其寥寥也!然則公之風采,世人爭先睹之為快,若鳳 凰芝草,不恆有於天下可知矣。如公之才,行公之志, 所謂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於既倒,公固有之。公有 益于人國也大矣。雖然,一諫官豈能盡公哉?顏淵問 為邦,孔子斟酌四代禮樂告之。顏淵處士也,何與斯 理耶?居陋巷以致其誠,飲一瓢以求其志,不遷不貳, 以進於聖人。用則行,舍則藏,微顏子、孔子作《春秋》之 旨,不聞於後世矣。故後之求聖人者,顏氏其的乎?時 乎,顯則顯矣;時乎,晦則晦矣。語默出處惟時,夫豈苟 哉?英乎勉諸,毋曰「襄公可為也,聖人不可為也。」弘治 十年冬十二月壬申

《待曙樓賦》
何景明

「覽敞顯之危構,孰崇基而筮營?佩嘉名以繹義,顧朗 景以抒情。信哲子之所宅,相地靈而兆成。」乃其首東 明,背西昧,面陽負陰,啟震藏兌。拂蒼龍以飛題,朝青 帝而標位。棟梁岌嶪,榱桷袤延。蜃抗疊屋,鳥翼層軒。 島嶼出沒以蹙沓,江海匯濊而迴旋。雖形勝之輻輳, 匪游衍而荒適。列圖史以考翫,殫元思于今昔。庶獲 道於朝聞,恆警志而夕惕。於是子夜既逾,寅曉將發。 攬衾裯以起坐,褰帷裳以佇察。鍳在戶之明星,徂奔 闥之斜月,賓《暘谷》以馳想,候濛汜而思結。爾乃羲馭 乍臨,火輪在東,陽烏出燧,天雞應鍾。光銷織霧,氣流 文虹。忽赫勃以湧海,稍爛盈而吞江。照楊柳于迴檻, 影扶桑于通窗。曠蕩黯黮,霽開浩渺銀濤,崔嵬金波, 焜燿。雲霞收霏而五色,川嶠呈態而百巧;魚龍躍而 滉漾,鳧鴈翔而高矯。忻萬象之昭晰,張群方之幽黝。 於是撫連楹,躡巍級,納曲甍之輕暾,散重檐之清旭。 謝季冬之永夜,迎孟夏之修日。繼宵慮於晝為,健天 行而晷畢。定二儀之崇卑,審四時之往還。求不息之 窾竅,悟有生之肇端。動靜幾而互根,晦爽代而循環。 聖有汲古,賢虞失今。回守三月,禹勤寸陰。跡罔迷于 綺麗,心恆創於奓淫。業階微以富有,德有常而日新。 晞白曜於首旦,感鳴雷於《發春》。

《披雲樓記》
何喬新

肇慶郡治之後,崇岡拔起十餘丈,其上坦然如砥,治 城夾岡之左右,而合於其趾焉。宋政和中,郡守鄭敦 義作樓其上,而扁之曰「披雲。」蓋言樓之高峻,若披雲 霧而出埃壒也。皇明洪武元年,江西行省郎中黃本 初攝郡事,既修其城,并新茲樓。飛簷傑閣,屹然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