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2 (1700-1725).djvu/8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楊漣修築,周圍三里。」

吳淞營「城池, 明洪武間築,周圍五里有奇,高二丈 七尺,城門四,後甃磚石。」

寶山營城池 上海東北,與嘉定接壤。舊有旱寨,後 廢。萬曆七年,築新城,周圍三里,高一丈八尺。

南匯營城池 「在府城東北一百五十里。周圍九里 百三十步,高二丈二尺,濠周於城,深七尺餘,廣二十 四丈。」陸門四,水門四,門樓、角樓各四,敵臺四,箭樓四 十。明洪武間築。

青村營城池 「在府城東。明洪武間築,周圍五里八 十步,高一丈五尺,池深七尺餘,廣二十四丈。月城四 座,城樓四座,旱門四座,箭樓二十八座,弔橋四座,窩 鋪一百三十座,濠深一丈六尺,闊十丈。」

柘林營城池 明嘉靖間建,城周圍四里,高一丈八 尺,旱門三,水門二,濠闊十丈,深一丈五尺。

金山營「城池, 明洪武間築,西連乍浦,東接青村,周 圍一十二里三百步有奇,高二丈八尺,廣二丈餘,濠 深一丈八尺,闊一丈二尺。」

浙江通志

杭州府

杭州府城池, 隋楊素築,周三十六里九十步。唐因 之。景福二年,蘇、杭等州觀察使開國侯錢鏐新築羅 城,自秦望山由夾城東,亙江千洎、錢塘湖、霍山、范浦, 周七十里。城門十:曰「朝天,曰龍山,曰竹車」,曰「新門」,曰 「南土」,曰「北土」,曰鹽橋,曰「西關,曰北關」,曰「寶德。」宋紹興 二十八年,增築內城及東、南之外城,附於舊城。為門 十三:東曰「便門」,曰「候潮」,曰「保安」,曰「新門」,曰「崇新」,曰「東 青」,曰「艮山」;西曰「錢湖」,曰「清波」,曰「豐豫」,曰「錢塘」;南曰「嘉 會」,北曰「餘杭。」水門五:曰「保安」,曰「南」,曰「北」,曰「天宗」,曰「餘 杭。」元至正十六年,張士誠據浙西,更發五郡民夫修 築,周六千四百丈有奇,高三丈,厚高加一丈,而殺其 上,得厚四之三。東自艮山門至候潮門,視舊拓開三 里,而絡市河於內。南自候潮門迤西,則縮入二里,而 截鳳山於外。東西比舊差廣,門仍一十有三。二十六 年,明太祖取杭州,遂因之為省城門。省為十:東城五 門:曰候潮,曰永昌,曰清泰,曰慶春,曰艮山。西城三門: 曰清波,曰湧金,曰錢塘。南城一門:曰鳳山。北城一門: 曰武林。為水門四:在鳳山、候潮、艮山、武林各門之傍。 門各有樓,湧金門無月城共十有九,水門樓止二。武 林、艮山,雉堞九千八百三十三堵,將臺五十座,警鋪 一百七十一所,制多仍舊。城周圍五千五百丈,高三 丈六尺,下廣四丈或三丈七尺,上廣三丈二尺有差。 成化十一年,左布政使甯良議於錢塘門左湧金門 右開九「渠之一為河以導湖水。」上其事,從之。於是開 為水門,闊七尺,高九尺,入深四丈九尺。嘉靖三十四 年,提學副使阮鶚增築錢塘月城,雉堞高二尺。督撫 都御史胡宗憲令於北關外登雲橋築東西敵樓二 座,俱高六丈,闊四丈,周二十二丈。上有雉堞,下為門 二。又於清波門南城上築帶湖樓,東南城上築「定南 樓」,鳳山門西城上築襟江樓各一座,高二丈八尺,周 一十二丈。三十五年,巡撫都御史阮鶚令于白塔嶺、 兵馬司、銀杏樹、月塘寺各築敵樓一座,俱高五丈,闊 三丈,周一十六丈。武林、錢塘二門外各浚池甃閘,上 構弔橋,環城皆有深池。順治十五年,總督李率泰檄 府增高女牆,併二為一,兼檄各府州縣:仁和、錢塘二 縣附郭。

海寧縣城池, 「隋大業十三年築,在今縣西北四十 一里,周六百步,高八尺。唐永徽六年,改築今治,周四 百六十步,高二丈,池闊五丈,深四尺。元至元十九年, 更築,高一丈五尺,周七里九十步。明洪武二十年,信 國公湯和增築,高五尺。永樂十五年,都指揮谷祥增 築,雉堞三尺,高二丈五尺,下廣二丈五尺,上廣一丈 八」尺。造月城,城門樓十,左右翼以箭樓,警鋪四十九 所,雉堞一千三百七十五堵。為門五:東春熙,西安戍, 南鎮海,北拱辰,東北宣德。水門三:一在拱辰門西,一 在宣德門北,一在安戍門南。宣德、鎮海、安戍三門外 各有弔橋。嘉靖三十四年,知縣蔡完增城,高五尺,敵 臺二十四座,警鋪四十五所,并周圍女「牆池闊五丈, 深一丈。《復濬》池五尺,計深一丈五尺。」

富陽縣城池, 唐咸通十年築,後徙建榮國寺西北 隅。周一十二里,高二丈一尺,闊二丈,警樓一十二座, 鋪七百一十九所。五代時土城在今縣東南,錢氏乃 壘甎石為之。元至元十六年重築,周三里,後毀。明嘉 靖三十五年,知縣桂軏築城於古城東南,廣六里,厚 一丈六尺,內外俱甃以石城。門樓四,雉堞一千二百 堵,為門四:東昇平,南萃和,西康阜,北達順。又開三小 門以便出入,并開水門以疏奔湍。隆慶五年,分守參 政李淑於儒學之前城闕門曰「文明池。」東南以長江 為險。

餘杭縣城池 在縣溪南,周六里二百步。東漢時,令 陳渾徙於西北,周五百四十一丈,高一丈三尺,下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