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82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元至正二十六年,陳友定改築東西北三面,而縮入 之,獨南一面仍舊。圍二千一百七十三丈,高三丈五 尺。「月城各圍五十丈,東西浚濠三百五」十九丈,南臨 大溪,北依山,為乾濠,及作東西二水關。明初,重修四 門,置月城,內外各建樓、戰樓二十五,城鋪二十三,水 關樓二。成化九年,巡撫張瑄作石堤,城址始固。十八 年築外堤,作亭其上,扁曰「保安。」弘治十四年,指揮同 知侯汴於西北建「威鎮亭。」隆慶五年,撤巽方舊樓,改 建八角樓,扁「威鎮閣」配北威鎮亭。萬曆三十七年改。 南門曰「三台」,東曰「文昌」,北曰「太初」,西曰「太平。」順治十 三年築新城。周圍一千九百九十三丈,垛子一千一 百二十四,窩鋪八十七。龍溪縣附郭。

漳浦縣城池, 舊無城,宋始立三門,西曰「應龍」,北曰 「永豐。」東北一門無名,又建東門曰「東溪」,改「永豐」為「拱 辰。」元至正十二年,始築城,圍七里,砌以石,東西南北 門各建樓,環城浚濠,西北倚山鑿重濠。明正德五年, 建窩鋪二十三。七年重築,圍一千一百七十三丈。嘉 靖六年重建,又於城內築上馬道,疏城濠。三十八年, 增築城垣,高四尺。扁東門曰「將印」,西門曰「仰德」,南門 曰「迎薰」,北門曰「拱極。」增築各門月城,圍一千一百九 十八丈。四十二年,復創敵樓十六,南北郭各為高樓。 南名「鎮南」,北名「仰北。」萬曆間,重築馬道,易土為灰,間 砌以石。順治十二年築新城。周圍一千七百九十八 丈,垛子九百五十二,窩鋪三十。

龍巖縣城池: 「縣舊有二城,至正辛丑,聯築二城為 一,鑿濠。甲辰又拓之,周八百七十二丈,高一丈五尺, 濠九百五十九丈。明洪武八年,復修濬之,為門六:東 曰寅賓,西曰西成,南曰南門,曰南津,北曰北門,曰北 關。城南闢水門,各建樓。正統八年,闢舊城西北隅砌 築圍一千九十二丈,高二丈一尺。為門五,各以其方; 西」北為永寧門,各建敵樓,設窩鋪十,水門一,濠環之。 三十三年,城外築河堤一百八十餘丈,以捍水患。改 門名:東曰「賓陽」,西曰「迎薰」,南曰「留暉」,北曰「拱極」,西北 曰「永寧。」嘉靖四十年,復增高城垣五尺,鑿濠廣一丈 五尺,增建敵樓四十一,建最高亭於西北城。萬曆四 年,重建南郭門。順治十四年,知縣王有容改建南門 為「文明門。」

長泰縣城池, 舊為土城,圍二百五十三丈,高一丈。 宋端平間,增築為四門:東曰武勝,西曰順成,南曰登 科,北曰良岡。元至正間拓築,廣千三百餘丈。明砌以 石,建樓櫓。正德十三年,拓而大之,凡築城九百九十 一丈,瀕溪者高五尺,負山者一丈三尺,鑿山為濠,馬 道、窩鋪悉備。嘉靖三十五年,增城垣三尺,砌以石,改 建四門樓,易扁:東曰「賓陽」,西曰「旺金」,南曰「迎薰」,北曰 「閱武」,增置窩鋪十七,敵樓十六。西門外為通濟、接武 二石橋。萬曆間,以西郊地勢曠衍,乃建樓,高可瞭遠, 扁曰「金湯永固。」

南靖縣城池, 元至正十六年,初築土城。西南瀕雙 溪,東北濬城濠。城圍六百六十三丈,高一丈五尺,四 面為門。明嘉靖六年砌以石,高二丈餘。其四門,東曰 「迎恩」,西曰「豐泰」,南曰「豐濟」,北曰「望闕」,各建城樓。東、北、 西三面為濠,西南延帶溪水,窩鋪十二。嘉靖四十四 年,移築於大帽山之麓,離舊城里許。萬曆二十三年 復故址。廣六百二十七丈有奇,高二丈四尺有奇,敵 樓十四,窩鋪十二,女牆逾千,敵樓四,築水關以洩漲 潦。門東曰「惠德」,西曰「和義」,南曰「保極」,北曰「禔福」,復濬 濠環之。

漳平縣城池, 明弘治年立木柵,正德九年砌以石 磚。周圍六百一十餘丈,高一丈八尺。為門四:東曰迎 恩,西曰偃武,南曰朝陽,北曰拱辰,各築城樓。為水門 三,窩鋪九,東西疏渠,南北臨溪。

平和縣城池, 明正德十四年建,內外城高一丈八 尺,內城五百六十三丈四尺,外城五百九十六丈二 尺。列四門,上為敵樓,下設水門二,傍列窩鋪二十,雉 堞計一千二百八十四。萬曆三年,改東門於正東街, 又塞水門,開小水門於東門舊址偏右,增城垣,高四 尺。順治十二年,知縣劉一蛟復築表門,東曰「朝天」,南 曰《迎薰》,西曰《挹爽》,北曰《拱極》。

詔安縣城池, 「宋為南詔場,又為巡檢寨。元至正甲 午,砌築石城。明弘治十七年,又拓城西偏而廣之,圍 一千三百六十丈,高一丈六尺。」嘉靖九年設縣,遂為 縣治。三十七年,增高城垣三尺,築南門月城及東西 南北畔敵臺,浚濠四周。四十二年,築外城,周圍長一 千二百餘丈,及築西關城,圍三百餘丈。順治十三年 建築,周圍六百八十三丈,垛子三百六十六,高二丈 七尺,四門,設炮臺四,窩鋪八。

海澄縣城池, 「明嘉靖三十六年築土堡,隆慶四年 砌石,周圍長五百三十一丈,高二丈一尺。」

寧洋縣城池, 明隆慶元年始築城垣,高一丈八尺, 周圍四百八十丈,甃以磚石。上為女牆,門四:東曰「翔 鳳」,西曰「登雲」,南曰瑞麟,北曰「佩玉」,各有敵樓。東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