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6 (1700-1725).djvu/6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乎?人之所謂善者,天以為惡乎?抑天不能制物之命, 而聽從其自善惡乎?將善者可欺,惡者可畏,而天亦 有所吐茹乎?自古至今,亂日常多,而治日「常少。君子 與小人,則小人之勝常多,而君子之勝常少。何天道 之好善惡惡,而若是戾乎?」郁離子不對。盜子退謂其 徒曰:「甚矣君子之私於天也,而今也辭窮於予矣。」 郁離子曰:「勸天下之作亂者,其《招安》之說乎?非士師 而殺人,謂之賊;非其財而取諸人,謂之盜。秦以苛政 罔民,漢王入關盡除之,而約」三章焉,「殺人、傷人及盜 而已。」秦民果大悅歸漢,漢卒有天下。由是觀之,豈非 他禁可除,而惟此三者不可除乎?

《潛溪邃》言:「縣大夫問政,宋子曰:『民病久矣,其視之如 傷乎』?」曰:「是聞命矣。願言其它。」宋子曰:「勿為盜乎?」曰:「何 謂也?」曰:「私民一錢盜也,官盜則民愈病矣。」曰:「若是其 甚乎?」曰:「殆有甚焉。不稱其任而虛冒既稟,亦盜也。」 《方洲雜錄》:韓魏公盜入齋寢事,人皆羨公有量。予謂 當先稱其有識也。量雖大,使盜不捨而殺之,己則已 矣。「如國何?」此殆與春秋、戰國之士等耳,於量也何益? 蓋公明識之深,灼見盜者之必不加刃,故使之既寤 而相與言,因而示之以閑暇也。故世之有量者,無不 自識中來,此格致之功,所以先於誠正也。

《華川卮辭》:「人之欲為善也,由乎一念之烈而已。反而 求之,克而致之,盜跖有不可為堯舜者乎?」

居家宜忌元日,取鵲巢燒灰,著於廁間以避兵,撒於 門裡以避盜。

《醫閭漫記》:「當殺賊時,則退縮不進,人得賊首則從而 妄爭焉。其無勇無恥亦甚矣哉!」

一人斬賊,數十百人聚而爭奪之,壓斬者氣不得出, 幾至於死。既解,斬賊首者雖負痛以獲功故弗言。為 將者明知之而不究,亦何以懲後耶?謂治爭奪者之 罪,使有所戒,庶後有賊人,各奮勇殺之,不至叢於一, 反傷吾人,而失脫當斬之賊也。

《斬賊爭奪》,由《狩獵爭奪》而然。能禁《狩獵》之爭奪,則《斬 賊》之爭奪自息矣。

邊城濠之外,當築土牆圍之,屯榨周密,日常省視,以 防越城之盜。濠當注水環之,不宜空也。

猥談江西一令訊盜,盜忽對曰:「守愚不敢。」令不解。問 左右,一胥云:「守愚者,其號也。」乃知今日賊亦有別號 矣。此等風俗,不知何時可變。

《蜀都雜抄》:姚牧菴燧《送暢純序》稱先師賞其辭而戒 之曰:「弓矢為物,以待盜也,使盜得之,亦待其人。文章 固發聞士子之利器,然先有能一世之名,將何以應 人之見役者哉?非其人而與之,與非其人而拒之,鈞 罪也。非周身斯世之道也。」其論極為痛切。牧菴嘗受 業劉靜修,先師必靜修,今文集中無此議論。

《空同子書》曰:「汝惟風,下民惟草。」又曰:「彰善癉惡,樹之 風聲。」孔子曰:「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政之行,風行 之也。關羽威振華夏,陶侃千里不拾遺,亦其風耳。李 斯論囚,渭水為赤,而關東盜愈繁。漢武令直指使者, 誅捕無道,而海內愈擾。以不知風耳。

《委巷叢談》:東坡《仇池筆記》云:「杭人喜食鵝,日屠百鵝。 予自湖上夜歸,屠者之門,百鵝皆號,若有所訴。鵝能 警盜,亦能卻蛇,有二能而不能免死,又有祈雨之厄。 悲夫!」

錢唐羅貫中本者,南宋時人,編撰小說數十種,而《水 滸傳》敘宋江等事,姦盜脫騙,機巧甚詳,然變詐百端, 壞人心術,其子孫三代皆啞天道好還之報如此。 《清暑筆談》:「無雲之月,有目者所快睹也,而盜賊所忌; 花鳥之玩,以娛人也,而感時惜別者因之墮淚驚心。 故或見境以生情,或緣情而起境。」

《放生辯惑》,以劫盜而為奉養,不若止盜以寧親。 《玉笑零音》,倚牆之木,盜之橋,倚床之僕,姦之招, 遒徇編,用兵攻賊,賊平後便須罷兵,猶復窮兵不休, 必且驅民作賊。

《歸有園麈談》:「一手詰盜,一手竊盜。贓故前盜死而後 盜生。一面懲奸,一面窺奸婦。故此奸伏而彼奸犯。 任重道遠,取必於身,故為仁由己,當仁不讓。隨俗習 非,必要其黨。故姦須用介,盜有把風。」

《水南翰記》:京師依托官府賺人財貨者,名「撞太歲。」吳 中名「賣廳角」,江西名「樹背張風。」皆穿窬之行。

偶談小盜者,乃大盜之資,故盜「小盜」成「大盜」,而後三 盜既宜;「內賊」者,乃外賊之因,故賊內賊,防外賊,而後 六賊不起。

《笑禪錄》舉崔相國入殿,見雀拋糞於佛頭上。問如會 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為甚卻拋糞於佛頭上?」會云: 「他終不向鷂子頭上拋糞。」說大盜夜劫人家,其家驚 跪稱大王,盜曰:「莫叫大王,可叫我們做好漢。」忽聽雞 鳴,便喚起馬。其家云:「好漢好漢!只管請喫了早飯去。」 頌曰:盜怕天明雀怕鷂,可知佛性通諸竅。若分惡類 與禽門,《大地眾生》皆不肖。

舉或問龍牙:「古人得個甚麼便休去。」牙曰:「如《賊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