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6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祥刑典

 第一百二十四卷目錄

 盜賊部紀事六

祥刑典第一百二十四卷

盜賊部紀事六

《金史牛德昌傳》:德昌遷萬泉令,屬蒲、陝薦饑,群盜充 斥,州縣城門晝閉。德昌到官,即日開城門,縱百姓出 入,牓曰:「民苦饑寒,剽掠鄉聚,以偷旦夕之命,甚可憐 也。能自新者,一不問。」賊皆感激解散,縣境以安。 《海陵本紀》:正隆五年六月,徐文等破賊張旺、徐元,東 海平。

正隆六年八月壬寅,單州賊杜奎據城叛,遣都點檢 耶律湛、右驍騎副都指揮使大磐討之。九月庚寅,「大 名府賊王九據城叛,眾至數萬,所至盜賊蜂起,大者 連城邑,小者保山澤,或以十數騎張旗幟而行,官軍 莫敢近。」上又惡聞盜賊事,言者輒罪之。

《世宗本紀》:大定四年正月乙巳,尚書省奏,「徐州民曹 珪討賊江志,而子弼亦在賊中,并殺之,法當補二官, 敘雜班。」上以所奏未當,進一官正班用之。

《移刺子敬傳》:子敬改興中尹,其女自懿州來興中省 謁,遇盜,途中剽掠其行李且盡,既而還之,謝曰:「我輩 初不知為府尹家也,尹有德於民,尚忍侵犯耶?」 《石琚傳》:琚拜參知政事時,民間往往造作妖言,相為 黨與,謀不軌,事覺伏誅。上問宰臣曰:「南方尚多反側 何也。」琚對曰:「南方無賴之徒,假託釋道,以妖幻惑人, 愚民無知,遂至犯法。」上曰:「如僧智究是也。此輩不足 卹,但軍士討捕,利取民財,害及良民,不若杜之以漸 也。」智究,大名府僧。同寺僧智義與智究言:「《蓮華經》中 載五濁惡世,佛出魏地,《心經》有夢想究竟涅槃之語。 汝法名智究,正應經文。先師藏瓶和尚知汝有是福 分,亦作頌子付汝。」智究信其言,遂謀作亂,歷大名東 平州郡,假託抄化,誘惑愚民,潛結奸黨,議以十一年 十二月十七日先取兗州,會徒嶧山,以「『應天時』三字 為號,分取東平諸州府。及期嚮夜,使逆黨胡智愛等 劫旁近軍寨,掠取甲仗,軍士擊敗之,會傅戩劉宣亦 於陽穀東平上變,皆伏誅,連坐者四百五十餘人。」 《李復亨傳》:「復亨字仲修,滎州」河津人。年十八,登進士 第,復中書判優等,調臨晉主簿。護送官馬入府,宿逆 旅,有盜殺馬,復亨曰:「不利而殺之,必有仇者。」盡索逆 旅商人過客。同邑人橐中盛偑刀,謂之曰:「刀衊馬血, 火煆之則刃青。」其人款伏,果有仇。以提刑薦,遷南和 令。盜割民家牛耳,復亨盡召里中人至,使牛家牽牛 遍過之。至一人前。牛忽驚躍。詰之。乃引服。

《完顏伯嘉傳》:伯嘉累官莒州刺史,讞屬縣盜,伯嘉曰, 飢寒為盜,得錢二千,經月不使一錢云何?此必官兵 捕他盜不獲,誣以準罪耳。詰之果然。

《僕散安貞傳》:「安貞除山東路統軍、安撫等使。初,益都 縣人楊安國自少無賴,以鬻鞍材為業,市人呼為楊 鞍兒,遂自名楊安兒。泰和伐宋,山東無賴往往相聚 剽掠,詔州郡招捕之。安兒降,隸諸軍,累官刺史、防禦 使。大安三年,招鐵瓦敢戰軍,得千餘人,以唐括合打 為都統,安兒為副統,戍邊,至雞鳴山不進。衛紹王驛」 召問狀,安兒乃曰:「平章、參政軍數十萬在前,無可慮 者,屯駐雞鳴山,所以備間道透漏者耳。」朝廷信其言, 安兒乃亡歸山東,與張汝楫聚黨,攻劫州縣,殺掠官 吏,山東大擾。安貞至益都,敗安兒於城東,安兒奔萊 陽,萊州徐汝賢以城降安兒,賊勢復振。登州刺史耿 格開門納偽鄒都統,以州印付之,郊迎安兒,發帑藏 以勞賊。安兒遂僭號,置官屬,改元天順,凡符印、詔表、 儀式,皆格草定。遂陷寧海,攻濰州。偽元帥郭方三據 密州,略沂、海。李全略臨朐,扼穆陵關,欲取益都。安貞 以沂州防禦使僕散留家為左翼,安化軍節度使完 顏訛論為右翼。七月庚辰,安貞軍昌邑,東徐汝賢等 以三州之眾十萬來拒戰,自午抵暮,轉戰三十里,殺 賊數萬,獲器械不可勝計。壬午,賊棘七率眾四萬陣 於辛河。安貞令留家由上流、膠西濟,繼以大兵,殺獲 甚眾。甲申,《安貞》軍至萊州,偽寧海州刺史史潑立以 二十萬陣於城東。留家先以輕兵薄賊,諸將繼之,賊 大敗,殺獲且半,以重賞招之,不應。安貞遣萊州黥卒 曹全、張德、田貴、宋福詐降於徐汝賢,以為內應。全與 賊西南隅戍卒姚雲相結,約納官軍。丁亥夜,全縋城 出,潛告留家,留家募勇敢士三十人,從全入城,姚雲 納之,大軍畢登,遂復萊州,斬徐汝賢及諸賊將以徇。 安兒脫身走,訛論以兵追之,耿格、史潑立皆降。留家 略定膠西諸縣。宣差伯德玩襲殺郭方三,「復密州,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