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6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祥刑典

 第一百二十五卷目錄

 盜賊部紀事七

祥刑典第一百二十五卷

盜賊部紀事七

《壟起雜事》。徐壽輝以閭巷之庸,纔一月而即稱帝,僭 號十年。然長於謀敵而短於制勝,故攻城略地,皆委 於倪文俊等,及有功者多忌之,是以卒罹其難。 芝麻李之遁也,髡髮為頭陀僧。及天下既定,游徐之 永固河,河上有留連亭,李徘徊久之,乃題一筆云:「憶 昔曾為海上豪,臙脂馬上赤連刀。此地斬分陳總管, 彼時」斫斷莫軍曹。固知今日由天定,方信當年漫自 勞。英雄每每無常在,戰袍著盡又方袍。三歎,投筆而 出。乃有一翁,方且以舟艤岸,見李發歎,問其故,李泣 下謂曰:「我即蕭縣李二也。起兵時自謂天下可得,今 乃匿蹤緇流,暫免鋒鏑,而功名不就,鄉舊何存?是以 不能不悲耳。」此翁亦淚流不止,自陳其由,所謂湘鄉 賊鄧文元也,避難詭姓名,作渡於此。二人沽村酒酌 之,話昔日之彊梁,傷今日之狼狽,聞者為之感歎。 方谷珍起兵時,嘗造天台山隱士周必達問計,必達 曰:「當今四方雖亂,君舉義為天子除盜,斯名正言順, 富貴可致耳,餘非我所知也。」谷珍不別而去。必達意 珍復來,乃題句扉上云:「海角愚夫不自斟,妄起關中 逐鹿心。命運由來非力致,項羽英雄亦就擒。」遂攜妻 子入山谷中。明日,珍果來,恨不先殺之,焚其廬而去。 後谷珍事不成,為兵所困,方悔曰:「不意黃毛野人能 料事至此,嗚呼晚矣!」乃投水死。

《明外史方克勤傳》:元末海寇起,行省命吳江同知金 剛奴募民為水軍。克勤上謁曰:「民窮為盜,即未為盜 者,亦蠢蠢欲動,柰何授之以兵?是謂增盜,非禦盜也。」 金剛奴怒不答。既而水軍果中道叛,殺領護者,散而 從盜。金剛奴踰垣走,折一足,始悔不用《克勤言》。 《陳灌傳》:「灌除寧國知府,有盜麥舟坐死者四十八人。 灌曰:『此愚民,因舟飄抵岸,乃取之,非行劫也』。」坐為首 者一人,餘悉減死。

《高斗南傳》:周榮字國華,擢靈壁知縣,既知河南,有民 婦失物,不知盜名,訴於榮。榮密語之曰:「汝歸但罵府 官,不捕盜,旁有嗔怒者,即以聞。」婦如其言,果有嗔者, 一訊即伏,郡中稱神。

《春明夢餘錄》:邏者獲強盜數人,命送太孫審。太孫一 見,即疑首盜非真,訊之,果係主人之子偶出莊上,而 佃客皆盜也。是夜正謀劫商舟,遂強之同行,歸欲首 明而先被獲。帝復審,盡得其情,釋之,問太孫曰:「爾何 以知其非盜?」對曰:「《周禮》聽獄,色聽為先。《尚書》亦稱:『惟 貌有稽』。炆見其人雙眸炯炯,視聽端詳,定非盜也。」帝 因嘆曰:「決疑者不可不讀書。」

《明外史謝子襄傳》:「子襄擢處州知府,有盜竊官鈔,子 襄投檄城隍神。盜方閱鈔密室,忽疾風捲墮市中,盜 即伏罪。又寇據山谷為亂,朝廷發官軍二千討之,一 郡洶洶。子襄力止軍城中毋出,而自以計掩捕之。果 獲其魁,餘解散。」

《錢本中傳》:「本中,武進人,讀書通法律,歷知故城、元城 兩縣,有治聲,改知吉水,政務清簡,不任刑。有盜聚山 谷,時出寇掠,郡守議加兵,本中單騎詣賊壘,曉以禍 福,咸相率縛賊首自歸。」

《庚己編》嘉興金晟,永樂中為刑部主事。時湖廣有強 盜若干人,械至部,晟鞫之。其渠首年一百二十五歲, 面如童子。晟不信,移文驗之,果然。問其所以致壽,曰: 「少居荊山中,嘗遇一人以草炙其臍,云令爾多壽,遂 活至此耳。」朝廷以其老,命杖殺之,餘皆伏誅。

《明外史周原傳》:「原字彥廣,繁昌人,為蒲臺知縣。有商 被盜,疑其主人已誣服。原覺有冤,緩其獄而察之,果 得真盜,人服其明。」

《明史紀事本末》:「成祖永樂十八年三月,山東蒲臺縣 妖婦唐賽兒作亂。賽兒縣民林三妻,少好佛誦經,自 稱佛母,詭言能知前後成敗事,又云能剪紙為人馬 相戰鬥,往來益都諸城、安州、莒州、即墨、壽光諸州縣, 煽誘愚民。於是奸人董彥杲等各率眾從之,擁眾五 百餘人,據益都卸石棚寨為出沒。青州衛指揮高鳳」 領兵捕之。賊夜乘間擊,官兵潰散,鳳等皆陷。都、布、按 三司以聞,遣人馳驛招撫之。直隸沂州衛亦奏:「莒州 賊董彥杲等聚眾二千餘人,以紅白旗為號,大行劫 殺。莒州千戶孫恭等往招撫,不服,殺其從者,勢甚猖 獗。」上敕安遠侯柳升分兵勦之。柳升兵至益都,圍賊 於卸石棚寨。賊遣人乞降,詐云:「寨中食盡,且無水。」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