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73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有士君子之器者也。故不遁于世,不離于群。遁離者, 是聖人乎?雌之不才,其卵毈矣;君之不才,其民野矣。 或曰:「載使子草《律》,曰:『吾不如弘恭』。」弘恭漢宣元朝專律令《草奏》 曰:「吾不如陳湯。」陳湯漢成帝朝明法令善草奏曰:「何為?」曰:「必也。律不 犯,奏不剡,甄陶天下者,其在和乎!剛則甈,柔則坏,龍 之潛亢,不獲其中矣。是以過中則惕,不及中則躍。其 近于中乎!聖人之道,譬猶日之中矣,不及則未,過則 昃。什一,天下之正也,多則桀,寡則貉。井田之田,田也; 肉刑之刑,刑也。田也者與眾田之;刑也者與眾棄之。 法無限,則庶人田侯田,處侯宅」,食侯食,服侯服,人亦 多不足矣。為國不迪其法,而望其效,譬諸算乎? 《新論九流》篇:「法者,慎到、李悝、韓非、商鞅之類也。其術 在于明罰,討陣整法,誘善懲惡,俾順軌度,以為治本。 然而薄者,削仁廢義,專任刑法,風俗刻薄,嚴而少恩 也。」

《釋名》釋典:「藝,法逼也,莫不欲從其志,逼正使有所限 也。」

「律」,累也。累人心使不得放肆也。

令,領也。理領之,使不得相犯也。

科,課也。課其不如法者,罪責之也。

獨斷。乘輿出于律。《律》曰:「敢盜乘輿服御物。」謂天子所 服食者也。天子至尊,不敢渫瀆言之,故託于乘輿。 制書,帝者制度之命也,其文曰制詔三公赦令、贖令 之屬是也。刺史太守相劾奏申下土遷書,文亦如之。 其徵為九卿。若遷京師近宮,則言官具言姓名。其免, 若得罪無姓。凡制書有印,使符下,遠近皆璽封。尚書 令印重封,惟「赦令、贖令。」召三公詣朝堂受制書,司徒 印封露布下州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