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62 (1700-1725).djvu/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等銀,康熙七年覆准,驛遞夫馬小建截曠,併馬匹倒斃皮張變價銀兩,令各該撫查扣,以備撥補衝驛不敷之用 。凡應付隨獵及各衙門差遣,康熙七年題准,隨獵應用人等,及各部院緊要差使,應給驛站,如有他事差遣,該衙門具題移送者,亦准給驛。其未經具題,私以印文移咨,及近處地方不係緊要事情者,概不准給 。凡應付出征駐防夫船,康熙七年覆准,出征兵船,下水仍給縴夫外,其餘駐防往回官兵,及移駐綠旗投誠官兵家口,下水不給縴夫。其上水頭號船,給八名,二號船六名,三號船四名。至各官兵自京起程者,本部定限;自外起程者,該督撫定限,違者參處 。凡赴任糧單,康熙七年題准概行停止 。又題准「滿洲初授者,仍給與口糧、馬匹草料 。」 福建原設座站紅船一百二十三隻。康熙七年裁船二十六隻 。湖廣原設紅馬座船五十七隻。康熙七年,湖南、湖北分轄,湖北設紅馬座船三十二隻,湖南設紅馬座船二十五隻 。廩給康熙七年題准山陝督撫、布按赴任,准給口糧馬乾 。又議准各處公「差官兵,不論冬夏,每宿給草一束。伯以上馬三十匹,一品官馬二十五匹,二品官馬二十匹,三品官馬十五匹,四品官馬十匹,五品官馬八匹,六、七品官馬六匹,八品官併前鋒護軍撥什庫馬四匹,甲兵馬三匹。不足額者,照實數支給。額外多乘者不給。」

康熙八年

《大清會典》廩給。康熙八年議准、江南江西總督、照山

「陝,例支給口糧馬乾。嗣後各省遇有滿洲督、撫、布、按,俱准支給 。」 又議准:「畿輔地方,奉差及公幹人員,伯以上從役十名,馬二十匹;一品官從役八名,馬十五匹;二品官從役六名,馬十匹;三品官從役五名,馬七匹;四品官從役四名,馬六匹;五品官從役三名,馬五匹;六、七八品官從役二名,馬四匹。無品筆帖式、烏林人」 、前鋒、護軍、撥什庫甲兵等從役一名,馬二匹,各官日支粳米八合三勺,從役日支粟米八合三勺。馬匹夏秋不給草料,春冬日支豆二升,草二束。

康熙九年

三月十四日

上諭兵部:「設立驛傳、原為往來差遣緊要事務。速於」

接應。近聞州縣各驛馬匹缺少,應付遲誤。驛遞原有額設錢糧,喂養草料,驛傳道專行管理,乃不盡心嚴察,以致剋減錢糧,馬匹缺乏,應作何稽察嚴禁?爾部其詳議具奏。特諭。

康熙十年

《大清會典》:凡赴任糧單,康熙十年覆准滿洲督撫等。

官、俱不准給糧單。如有軍興調遣道路遙遠者、應否給糧。題請

上裁 凡應付遠省故官。康熙十年題准、雲貴二省

故官亦照廣西例

康熙十一年

《大清會典》:凡小建截曠等銀,康熙十一年題准各驛

每年扣存「《小建》截曠,及《皮張變價》」 等銀,併驛站餘剩銀兩,移交戶部充餉。如有衝驛不敷,及災傷缺額者,轉咨戶部撥給 。凡買補驛馬,康熙十一年題准,州縣等官,若不詳請督撫驛道咨部,私自買馬者,降一級調用 。凡私發馬匹,康熙十一年題准,官員將自畜馬匹發州縣驛遞,勒令輸價者,降二級調用。督撫不行訪察題參罰俸一年 。凡指驛擾民,康熙十一年題准、官員將民間馬匹充驛馬驅使者、降一級調用。凡違誤驛務,康熙十一年題准、奉

旨差遣、及緊急軍情。差遣官役、閉門不容進城、抗不

應付、或毆打差官者、俱革職提問。若係齎送

上用物件,應付稽遲者,州縣驛遞官降二級調用。違

誤平常奏章者,降一級調用 。凡私撥船隻。康熙十一年題准,官員將應撥之船,不詳上司私自撥給,或擅行估價者,罰俸一年 。《應付則例》康熙十一年題准,凡文武各官奉有

特旨馳驛者、及

恩禮優崇者、俱照起陞赴任例、給與驛馬。 公侯、伯

大學士、尚書、左都御史、各官起陞來京者、給勘合夫二十六名、馬八匹。水路船一隻。入

覲出差者,給勘合馬十匹。不用馬者,每馬一匹折夫。

三名,《水路》船一隻,夫十四名。一品至九品各官有

詔敕節冊、俱加馬二匹。奉差者、給廩給一分。不係奉

差者,廩給俱不支。《衍聖公張真人》

朝賀入覲襲封、俱照此例應付。若帶法師、加廩給一

分馬一匹,掌事加口糧一分,驢一頭 ,「侍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