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6 (1700-1725).djvu/9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真所謂「聰明睿智神武而不殺」 者與。

命發大同綠旗官兵。兵部奏言、「大將軍裕親王等奏」:

殺虎口密邇歸化,誠請撥大同綠旗兵前赴以聽調遣。應如王等所請於大同鎮標選馬兵六百、步兵內或籐牌或火器一千四百令將領率之於七月初十日內至殺虎口。其總兵官王璧尚未受事或徑赴大軍、或仍留大同應候。

旨行。

上曰:「此所撥兵。係鮑敬舊轄。即令率之前往聽調。」王

璧蒞任後,仍留防守地方。

命隨大軍設站。

上諭理藩院曰:「大將軍裕親王率大兵出《古北口》。」其

令侍郎薩木哈、學士布顏圖,「自阿爾尼設站分路之處,酌撥附近旗分人馬,尾隨大軍設立驛站。」

壬辰

命內大臣阿《密達》軍暫駐岡阿,副都統噶爾馬率兵。

往會阿爾尼等。六月二十七日,至阿壩垓,聞前軍已與噶爾丹交鋒,乃遣人探兩尚書所在往會之。以兵力單弱,便宜於附近調察哈爾左翼四旗兵、每旗百名以行。越二日,與阿密達軍會於《岡阿。具疏》以

聞得:

旨:「前已調發察哈爾兵八百、左翼兵無庸再調今撫。」

遠大將軍將出塞,應令阿密達等暫駐岡阿,偵明蘇努軍行實信,與之齊赴克勒,以候大將軍至。如聞厄魯特內向,即回與大軍合,其檄知之。

命奏報軍情,許大將軍等閱視。大將軍裕親王等奏:

言。臣。等既身率重兵,其「切近噶爾丹處奏報機宜」、似宜備文令等知之。

上曰:「軍機於爾等豈有所祕哉?但另文則未免煩複。」

且恐遲延。自後奏報《軍機》,皆令馳赴軍前。爾等接視封進,有所見即附奏以

聞。

諭尚書阿爾尼等遣人迎都統額黑訥軍。

上諭理藩院曰:「額黑訥軍從某邊汛達阿爾尼所較」

為捷近,其諭阿爾尼等,遣能員速往迎之。兵力薄,恐突遇敵兵也。阿爾尼所駐地如有可虞,漸移入內,謹防斥堠。又聞喀爾喀行劫驛馬,其曉諭嚴禁之。

癸巳

命侍衛阿南達等往會尚書阿爾尼等軍。阿南達等

奏言:臣。等。六月初十日,自伊黑噶扎爾起行,至布喇漢。布喇克尚書阿爾尼檄令等率「察哈爾兵」并砲至,他奔他什海。因選兵五百前赴至岡阿,則阿爾尼等已回就大軍。乃疾行,至阿壩垓,聞阿爾尼在西喇西巴爾臺集兵,噶爾丹已東走矣。等,道遠馬疲,以羊為糧,羊亦瘠乏,僅以歸化城副都統阿玉璽所運來米一百石散給士卒,尚餘米百駝,阿玉璽護之,與等同行。迎就大軍。奏至

上曰:「阿南達等與阿爾尼噶爾馬兩軍就其近者往」

會之。《額黑訥》兵恐亦糧盡勢迫,其檄阿南達速往迎之。入邊副都統阿玉璽所解米百駝,量給阿南達兵,餘留以給《額黑訥》軍。令阿南達酌行。

命大將軍恭親王常寧率兵往會大軍。恭親王奏言、

「既出《喜峰口》」,當由何道而進。

上曰:「視其道之近者,往與大軍會。其出古北口之兵」,

糧儲多。爾等未會之際,糧宜節省。出邊後有助糗糧者聽助,籍其姓名以聞。所助牛羊俱收畜,及時以散給之。炎暑軍行,恐人馬勞苦,其令晝止夜行。

遣使往檄噶爾丹。

上諭理藩院曰:「前使諭《噶爾丹》者,音耗久絕。爾衙門」

其遣筆帖式一人、撥什庫一人、乘驛往偵之乃奏。

請改撥什庫巴扎爾為筆帖式,往檄噶爾丹。檄曰:「前者差本院員外郎阿爾必特祜、達賴等使汝,嗣又差郎中滿丕、員外鄂齊爾等使汝,至今未歸,是以又遣筆帖式巴扎爾前來。如前使未經遣回,其速遣之。」

乙未,大將軍裕親王福全帥師啟行。裕親王將行。

上御太和門。大學士伊桑阿捧

敕大學士阿蘭泰、捧印授王。

敕曰、喀爾喀厄魯特、原屬同修職貢之國。因伊等交

「惡搆兵。朕不忍民生塗炭、曾遣使與達賴喇嘛使人偕往厄魯特,諭令仍尋舊好。乃厄魯特噶爾丹陽順陰違反,侵擾我屬部、掠奪烏朱穆秦四佐領。茲因遣發大兵聲罪致討特命爾和碩裕親王福全為撫遠大將軍,皇長子允禔為副,與內大臣國舅佟國維、內大臣索額圖、明珠、阿密達、公蘇努、都統國舅佟國綱」 、公彭沖、都統諾邁、護軍統領楊代、前鋒統領邁圖等,統領官兵,前往征討行間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