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6 (1700-1725).djvu/8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宸即我也來投

皇上:我親兄班第長子多爾濟塞卜騰在噶爾丹所。

次子乃與巴圖爾額爾克濟農同居之韓都台吉是也。「康熙十五年,噶爾丹伐我父楚呼爾吳巴什,執之,殺我親兄班第,分散我屬裔,監守我父子。去歲,厄魯特、喀爾喀作亂,交戰,守我之人乃我屬下舊人,為所分散者,皆背噶爾丹而向我。我得間而攜我子弟台吉十餘人、弓箭手五百餘人,計一千餘口來投。」

皇上:「我父不能得脫,現在噶爾丹所,我來至巴圖爾。」

額爾克濟農額爾德尼和碩齊地方,與我兄子韓都台吉同居,安插何地?作何措置,伏候

皇上垂憐加恩。

上曰:「額林宸台吉為噶爾丹所禁,今逃出歸降,其令」

與韓都台吉等暫且同居。并令約束其下毋致盜竊生事。現今理藩院郎中桑格往審番人情事即將此事交與桑格

十二月辛未

遣使齎。

敕諭達賴喇嘛。時達賴喇嘛遣使善巴陵堪卜來貢。

安且密奏言:「我起行時,往達賴喇嘛所,未見諦巴出。」

語我曰:「達賴喇嘛令奏。」

聖上但擒土謝圖汗折卜尊丹巴庫圖克圖畀噶爾。

丹,則有利於生靈。此兩人身命,我當保全之奏。

聞。

上遣班雜爾拉木、扎木巴額木齊格隆等齎

敕諭達賴喇嘛、

敕曰:「朕恭膺」

「天命,統御率土人民,無分中外,皆欲使之罷征息戰。」各

「享安樂,以免散亡。諸處之民有困窮來歸者,必使之得所,初無異視。爾喇嘛承奉釋教,濟度眾生,朕與爾同一意也。厄魯特喀爾喀向於朕為職貢之國,亦供奉爾喇嘛為施主。聞兩國交惡相攻,朕與爾會同諭其罷兵,使相和睦,發敕遣使,不啻再三。此朕與爾念厄魯特喀爾喀相攻,必有一家敗亡失所,而欲止其」 戰爭,同歸於好,原非有偏徇一家之意也。後厄魯特喀爾喀不從朕與爾之旨竟至交戰。喀爾喀敗,窮極來歸。朕受之,安插邊塞內外,給米糧牲畜以濟其困。若等如往歸爾喇嘛,想喇嘛亦必如是以養之也。今爾喇嘛所遣使人善巴陵堪卜奏稱:「爾之言曰:『當擒土謝圖汗折卜尊丹巴庫圖克圖畀噶爾丹,伊等身命我當保之。凡作君作師者,濟窮繼絕,乃不易之常經。今如擒土謝圖汗折卜尊丹巴庫圖克圖而畀噶爾丹,是偏於一家矣。朕與爾向來欲厄魯特、喀爾喀相與和好之意安在乎?朕與爾向來之意,舉無所偏庇,是以屢屢遣使往諭,即今亦仍冀其和好也』。」 目下朕遣尚書阿爾尼使於噶爾丹。據其所奏,言「噶爾丹敗於策旺拉卜灘下,人散亡略盡,又極飢窘,至以人肉為食。喇嘛使人亦曾到彼,想亦聞之耶?倘噶爾丹甚不得已而來歸朕,朕亦當受而養之,使得其所,有執之以畀其仇者乎?朕撫視萬邦有如一體,意無偏徇者如此爾喇嘛行事,利濟眾生。想善巴陵堪卜所奏,未」 必為喇嘛之言。如果喇嘛之言。何以不具疏來奏乎。朕心疑之。特撰敕遣詢。著將此項原由、明白具本回奏。

丙子

命厄魯特噶爾亶多爾濟為「諾顏」噶爾亶多爾濟奏。

言蒙

聖明軫念鄂齊爾圖汗。賜羅卜臧滾布游牧之地。正

將遷移,聞喀爾喀厄魯特交亂,興戎,因率兵前往,未能全徙。出征還,羅卜臧滾布身故,蒙

聖上遣官二員,賜羅卜臧滾布浩蕩之恩。又恐人民

散亡授我為諾顏

聖主恩綸下頒,如日重升,不勝懽忭。但地方遠隔,且

去年遭遇旱災,牲畜倒斃。人民困苦,難以遷移。伏祈

皇上鑒恤。理藩院議「以噶爾亶多爾濟止令統轄羅」

十臧滾布之眾。並未授為諾顏。乃奏內自稱諾顏。不合其貧民。應遣官往查。再議得:

旨、「噶爾亶多爾濟、著授為諾顏。遣達虎前往傳旨。」併

查看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