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6 (1700-1725).djvu/8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訓旨》:

上諭曰:「噶爾丹必問及巴圖爾額爾克濟農之事,最」

「為緊要。爾等但述丑年四月之約,並言達賴喇嘛向雖遣齊緝克他賴堪布至西海之地及我使者定議令羅卜臧滾布阿拉卜灘與巴圖爾額爾克濟農等同居一處,至今尚未同居。且巴圖爾額爾克濟農雖在我地駐扎並未受彼歸順分為旗隊。況厄魯特、喀爾喀交惡之後巴圖爾額爾克濟農請曰『乘此機會欲復我讎。但我兵器已易粟而食乞賜我等兵器』。」 亦曾諭而遣之曰:「厄魯特、喀爾喀、向俱誠心朝請職貢朕並未嘗異視但欲使兩國罷兵安生而已豈肯給爾兵器使爾興戎耶其以是答之將此等案卷俱錄之以往」 爾等閒論時當以己意語吉爾噶郎寨桑曰:「噶爾丹倘不奉詔則絕爾等每年進貢貿易之路。厄魯特人眾必大失利矣。」 阿爾尼等又奏言。「噶爾丹有請」

《安》進貢貿易等使欲與。等偕《發》。等應令其同來。 上是之。

《賜噶爾丹敕》曰:「朕統御宇內,率土生民,皆朕赤子。」一

「夫失所,朕心憫焉。雖窮鄉異域之民,亦必撫養,俾以安和,各得其所。前聞喀爾喀右翼扎薩克內自作亂,兄弟屬裔多歸左翼。其左翼扎薩克兄弟屬裔亦有歸右翼者。喀爾喀兩翼七旗汗、濟農諾顏、台吉等,皆累世職貢,與本朝通好。今彼兄弟互相吞噬,異日必至交攻作亂。特敕達賴喇嘛約同遣使,諭令和好,共」 享安樂。達賴喇嘛謂朕垂憐眾生,同於父母,意甚善也。故遣噶爾丹西勒圖與朕所遣台吉巴忒馬什、尚書阿爾尼等偕往,使七旗喀爾喀會閱,令其兄弟立誓。此乃朕欲喀爾喀汗濟農諾顏、台吉等式好無尤,同享安樂之意也。其後《土謝圖汗奏至》云:「聞厄魯特兩路來攻,因而興兵迎敵。朕念厄魯特、喀爾喀皆累世職貢不絕,並無異視。若果交惡,有一殘毀,朕心殊為不忍,故敕所司傳檄於爾。」 復諭喀爾喀土謝圖汗曰:「『厄魯特噶爾丹恭順,職貢有年,果舉此大事,豈有不奏聞於朕者?或係不逞之徒,從中交搆離間。若厄魯特未動而爾等先舉,則此亂自爾始矣。達賴喇嘛亦遣其齊緝克他賴堪布與爾解紛。朕又遣阿齊圖綽圖濟、學士拜里前往。此朕待厄魯特、喀爾喀一體無異之至意也。乃喀爾喀土謝圖汗折卜尊丹巴庫圖克圖等自作弗靖違旨興戎又先發兵殺扎薩克圖汗及得克得黑、墨爾根阿海、又殺爾弟多爾濟扎卜。是自取滅亡耳。爾因彼先舉遂興兵破喀爾喀其過在喀爾喀,不在爾也。爾本敬奉佛教之人,雖焚喀爾喀地方廟宇,毀其佛像,朕亦不深責爾。今喀爾喀為爾所敗,其汗濟農諾顏、台吉等率舉國之人前來歸朕。朕矜其流離窮困,雖向非屬國而隨屬國之列,誠心職貢,且追念彼為元之苗裔,窮而來歸即以所屬待之。朕統御天下,來歸之人若不收撫,誰撫之乎?故受而安插於喀倫之外。其窮困人民,賑以朮糧,而嚴責其興戎之罪。復其汗濟農諾顏台吉之號,以車臣汗之子仍襲為汗。朕興滅繼絕之念,非特於喀爾喀已也。諸國有窮迫來歸者,朕皆一體撫養。不但朕所行如此,即達賴喇嘛養育眾生之洪仁亦與朕同。伊若歸達賴喇嘛,亦必如是撫之。戰爭非美事,展轉報復,將無已時;讎敵愈多,亦不能保其常勝。是以朕欲爾等解釋前讎,互市交易,安居輯睦,永息戰爭;特遣使齎旨前來。汝果遵朕持正執中、令歸同好』之旨,自今以後,各守其地、不興兵戎,既不失輯睦之道,與爾兩國人民亦免塗炭。爾豈不欲爾屬人民安生樂業乎?朕普」 恤群生,俯念爾素不違旨,特遣尚書阿爾厄等諭意。又令伊拉古克三庫圖克圖、商南多爾濟等與達賴喇嘛使人同往。

甲午

遣侍衛吳大禪等監運張家口倉糧賑喀爾喀。先是

土謝圖汗等以

《恩賜》米糧將盡,續到二萬餘人不能贍給,奏請賑濟。 上命內大臣費揚古、明珠、侍郎阿山、學士拜里等齎

銀兩茶布、前往散給。至是

上諭大學士伊桑阿等曰:「朕聞喀爾喀乏食。有至餓」

「死者深為軫念。頃雖令內大臣費揚古、明珠等齎茶布銀兩採買牲畜賑其乏絕但採買尚須時日今若不速發糧以拯之則死者愈多矣。」 折卜尊丹巴庫圖克圖現有貿易駱駝百餘在張家口。費揚古、明珠等同往大臣官員所有駱駝亦令其量捐並內駟廠及太僕寺駱駝共發一百將張家口倉米星速運到散「給。計支一兩月間,而費揚古、明珠等所買牲畜已繼之矣。如此則喀爾喀可活也。其令侍衛吳大禪、侍讀學士西拉、牧廠侍衛、太僕寺堂官、戶部賢能司官各一員,經理其事,明日即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