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6 (1700-1725).djvu/4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副將楊琳及運米各官,皆彼省大臣揀選才能人員,料此米可以運至土喇。因以口糧關係緊要,行文按察使囊吉理、副將楊琳等,為口糧關係甚要事內開:准兵部《移咨振武將軍孫思克疏》稱,「進勦之兵,若令親齎四月口糧,則滿兵跟隨人少,綠旗兵全無跟隨之人,裹糧而行,殊屬煩難。」 公議減去三千跟隨人役「口糧,令進勦之兵齎三月糧、一月乾糧,其預備凱旋所食一月之糧,暫留在後,運至翁音。」 此運米關係重大,不可不選派文武中賢能要員運送。因選出鞏昌按察使囊吉理、漢中城守營副將楊琳,令將洮岷道董紹孔等文武各官酌量擬派。臣等將出征事宜料理已畢,大兵於二月二十二日自寧夏起程。為此,謹具奏聞。康熙三十五年二月二十四日題,三月初八日奉旨:「該部知道,密封到部,應將此處移咨知會撫遠大將軍等因:前來大兵進勦口糧,關係甚要;按察使囊吉理、副將楊《琳爾》等俱係朝廷簡任要職,宜仰副皇上任用之意,竭心效力。今各路大兵將噶爾丹聲罪致討,擣其巢穴;而勦滅之。口糧所關,更為緊要,正臣子奮勵之秋。前者將軍孫思克等所議,未可拘執爾等運送萬人所需一月口糧之內,一半仍照孫思克從前所奏留貯翁音,交與孫思克等所留看守米石官兵,令其加意守護,其一半即以爾等運至翁音之人力牲口,速行趲運至土喇軍前。其防護運往土喇米石,於西安副都統席爾哈達、祖良璧處留兵一千名,令其護送。此所指等處將米運至,爾等勞績亦不小矣」 等因,已經行文。為此謹具奏聞。康熙三十五年四月十二日題:「商南多爾濟口奏,西邊之兵不便兩路行走,故從一路來,馬匹困乏,徒步者多。京師右衛、西安及西邊綠旗兵共一萬四千名前來,餘皆遣回。其大兵尾後所設驛站,亦且疲敝,所運之米,全然未至」 等語。因此言復令會議,皆以西二路兵今歸一路此兵甚為勞苦若噶爾丹人眾馬健則深為可慮且科爾沁沙津王之俄七里曾有俄羅斯兵六萬之語關係非輕因稍有瞻顧。朕諭之曰:「朕所統大兵不勞而至士得休息馬皆肥壯,不獨滿兵與綠旗兵丁,即跟隨人役,亦無一不至者。如此精銳整齊,人人願效死力。敵雖有十萬,朕躬親帥領,相機進勦。一面遣使,賊勢若眾,則與我兵交戰;勢若不敵,則潰遁。倘此賊竟逃,朕與爾等豈無後悔?」 議政諸臣云:「賊寇潰遁,則吾事濟矣。相應遣使。」 眾議僉同。於是遣使諭以利害,選擇喀爾喀納木扎爾郡王之長史庫即根、理藩院撥什庫納爾布等七人,諭以「爾等前往克魯倫河之歐德哈爾哈地方,潛蹤渡河,伏於北山溯流儘力前往偵探。曾聞噶爾丹順河而行,今或恐已過我兵駐劄之處,為此遣往。」 伊等回稱:「臣等遵旨至歐德哈爾哈踹看蹤跡,知賊未過此處。我等渡河溯」 流而上,行五十餘里,至塔爾吉而即地方見一人,我等將欲擒拿復旨,遂窮追之。適遇厄魯特伏賊三十餘人,欲圍我等,飛騎奔來。正當不能走脫之時,忽風霾大作,從後將我等環蔽,彼此不能相見,因順風而出。及視所在,已至古爾班圖爾漢口。「即此知我皇上洪福。」

「上天眷祐。」遂向天叩頭而來。厄魯特在塔爾吉而即地

方是實。又曾遣親近一等侍衛喀瓦爾達、一等侍衛巴唐阿、巴爾珠喀等、酌同前鋒至古爾班圖爾漢地方潛探賊哨來報二十四日、駐蹕察罕布喇克時回到。奏稱:「臣等遵旨前往、於前夜越過巴爾泰哈之山黎明時適至西圖爾漢山頂,賊之前哨始至我等避過偵看賊哨駐於山上尋水。臣等北向克魯倫河瞭望見有煙起厄魯特在此是實恐其窺見我等遮蔽於山曲折而來」 等語觀此兩次情節。益顯然洞悉矣中路大兵可齎八十日口糧行裝太重將二十日之米留於半塗今因等候西路之兵將及六十日特遣內府管駱駝官員催至米石於五月初一日給與古北口宣府綠旗兵二十二日口糧兼「賜所食牛羊。其有留下米石不足八十日口糧之人,皆補給之。」 於拖林地方整肅大兵,所獲厄魯特四人,賞賜衣物,明示以出師之故。令其偕使臣於五月初四日往。中路大兵以五月初五日前進。是日行五十里,駐蹕於阿敦七老之地。初六日行六十九里,至枯庫車爾地方。是日早,朕領親近侍衛行,遇西哨科爾沁之巴克席呼爾貝勒、喀爾喀車木楚克、納木扎爾公、阿玉璽公,朕諭之曰:「賊哨駐於古爾班圖爾漢地方,此當前所見者,名阿思哈圖山。爾等哨瞭,必占此山駐劄。明日賊哨不知爾等所在,必自阿思哈圖山之東來窺朕大營。朕之前鋒見而追逐,爾等可橫截擒拿,諭而遣之。」 初七日,原擬駐蹕於「《顏土庫》《列圖》」 地方,遂將大兵分排隊伍,綠旗居中,漢軍火器營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