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6 (1700-1725).djvu/2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利多歸也先,而弊則均受。及欲和,恥屈意,而陰使阿 剌等來言。於是禮部會奏:也先遣使迎復,當從。明日, 帝御文華殿,召文武群臣諭曰:「朝廷因通和壞事,欲 與也先絕,而卿等累以為言,何也?」吏部尚書王直首 對,謂「上皇在外,理宜迎復。必乞遣使,勿使有他日之 悔。」帝不懌,曰:「當時大位,是卿等要朕為之,非出朕心。」 少保于謙對曰:「大位已定,孰敢有議。但欲荅使盡禮, 紓邊患耳。」於是帝意始釋,曰:「從汝,從汝!」群臣即出。太 監興安復出,傳旨呼言:「爾等固欲荅使,且言:孰可行 者,孰為文天祥、富弼其人耶?」眾未荅,王直面發赤,厲 聲曰:「豈可如此言!今日群臣皆朝廷人,一惟朝廷用, 孰敢有不行者?」如是言之至再,興安語塞。既而陞都 給事中李實為禮部左侍郎,羅綺為大理右少卿,充 正副使以行。敕書既下,則惟言報禮,不及迎復。七月 朔,李實等起行。十一日,至也先所營失八兒禿之地。 也先宰馬置酒以宴實等,實因言來迎之意,也先曰: 「敕書內只說講和,不曾說接駕。要差太監及大臣來 迎,我便差人送去。」十四日,實等辭上皇歸,也先遣其 右丞把禿同赴京,復差人同羅綺往大同,調回山西、 大同一帶擾邊人馬。時脫脫不花、普化可汗亦遣其 平章皮馬兒黑麻來議和。朝廷復遣右都御史楊善、 侍郎趙榮報命。是月十七日起行,十九日至懷來,遇 李實亦至。二十一日,實等至京,奏討使臣奉迎,不許。 文武大臣上疏懇請遣使,亦不許。帝問李實、「也先講 和之意,虛實如何?」實對曰:「臣入番境,彼處人皆忻悅, 夾道謳歌,咸願和好。蓋因彼處人馬相繼病死,又因 離家駐邊日久,論其和意,似有實情。」帝曰:「待楊善回 來再定奪。」八月初二日,也先見楊善等至,大喜,許送 上皇還京。有平章昂克問:「有何禮物來迎皇帝?」善曰: 「太師仁義,克順天道,敬我君父,故送還,豈為財物乎? 此舉萬代贍仰。若將財物來,後人說太師愛財了。」也 先曰:「都御史說的是,昂克說不合理,我只圖垂名後 世耳。」也先復問善:「皇帝回去還做否?」答曰:「天位已定, 難再更換也。」也先曰:「堯舜當初如何?」善答曰:「堯讓位 於舜,今日兄讓位於弟,正與堯舜一般。」明日,善等見 上皇於伯顏帖木兒營。又明日,也先設筵宴,請上皇 至其營餞行。又明日,伯顏亦設宴,與上皇餞行。又各 設宴筵,與使臣餞行。初八日,上皇駕起,也先率眾頭 目羅拜而別,伯顏率兵護送。十一日,至野狐嶺,伯顏 慟哭曰:「皇帝去矣,何時復得相見。」良久,始別去。仍命 頭目率五百騎送上皇至京師。十五日,上皇至唐家 嶺,遣使回京,誥諭「避位」,免群臣迎。十六日,百官迎於 安定門,上皇自東安門入。今上迎拜,上皇答拜,拜畢, 相抱持而哭,各述授受之意,推遜良久,乃送上皇至 南宮,群臣就見而退。大赦天下。

按《明外史于謙傳》:「正統十四年,也先大入寇,王振挾 英宗北征,駕陷於土木,京師大震,眾莫知所為。郕王 監國,命群臣議戰守。侍講徐珵言星象有變,當南遷。 謙厲聲曰:『言南遷者可斬!京師天下根本,一動則大 事去矣。獨不見宋南渡事乎』?王是其言,守議遂定。時 京師勁甲精騎皆陷沒,所餘疲卒不及十萬。敵乘勝」 深入,上下無固志。尚書鄺埜既歿,謙獨理部事,乃請 王檄取兩京、河南備操軍,山東及南京沿海備倭軍, 江北及北京諸府運糧軍,亟赴京。部署略定,人心稍 安,即遷本部尚書。時王振雖歿,而振黨馬順等猶恣。 於是給事中王竑廷擊順,朝班大亂,衛卒聲洶洶。王 懼欲起。謙直前掖王止,且啟王宣諭曰:「順罪當死,勿 論。」眾乃定。謙退,徐步出掖門。吏部尚書王直最篤老, 執謙手嘆曰:「國家正賴公耳。今日雖百王,直何能為!」 當是時,朝廷皆倚重謙,謙亦以身任其責。上言:扈駕 文武臣,有預軍事進止者,當以失機論,即死不宜濫 卹。報許王既即大位,入見,泣奏曰:「敵得志,要留大駕, 勢必輕中國,長驅而南。請飭諸邊守臣協力防遏。京 營兵械且盡,宜亟分道募民兵,令工部繕器甲。九門 要地,宜令都督孫鏜、衛穎、張軏、張義、雷通分兵以守。」 都御史楊善、給事中王竑等參焉。「諸軍皆列營郭外, 而附郭居民皆徙入內。通州積糧,令官軍悉詣關支, 聽自運。仍以贏米為之直,毋棄以資敵。文臣如軒輗 者,宜用之巡撫;武臣如石亨、楊洪、柳溥者,宜用之將 帥。至於軍旅之事,臣請身當之,不效,則治臣之罪。」帝 深納之。十月遂敕謙提督各營軍馬。而是月,也先已 挾上皇破紫荊關,直窺京師。石亨議毋出兵,第堅壁 老之。謙謂:如此則示弱,令敵益輕我。即分遣諸將,帥 師二十二萬,列陣九門外,都督陶瑾、安定門廣寧伯 劉安東直門武進伯朱瑛朝陽門都督劉聚西直門 鎮遠侯顧興祖阜成門都指揮李端正陽門都督劉 得新崇文門都指揮湯節宣武門。而謙自與石亨帥 副總兵范廣、武興、陳德勝門外當也先以部事付侍 郎吳寧,悉閉諸城門,絕士卒返顧,身自督戰。《下令》:「臨 陣:將不顧軍,先退者斬其將軍不顧將,先退者,後隊 斬前隊。」於是將士知必死,皆用命。副總兵高禮、毛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