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6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

 第一百八十九卷目錄

 兵略部彙考八十七

  明五惠宗建文二則

戎政典第一百八十九卷

兵略部彙考八十七

明五

惠宗建文元年七月燕王起兵八月耿炳文及靖難兵戰於真定

二年十二月,盛庸敗《靖難》兵於東昌。

按《明通紀》:洪武三十一年閏五月,皇太孫允炆即位。 初,太孫坐東角門,召黃子澄告之曰:「諸叔擁重兵,何 以制之?」子澄以漢平七國事對。既即位,黃子澄、齊泰 議削諸王權,諸王遂與中朝浸相疑貳。六月,帝一日 罷朝,召黃子澄謂曰:「『先生憶昔者東角門之言乎』?對 曰:『不敢忘也,然幾事須密』。」子澄退與齊泰謀之,泰欲 先燕,曰:「燕握重兵,素有大志,當先以不軌削之。」子澄 曰:「不然。燕預備已久,卒難圖也。宜先取周,剪燕之手 足,而燕因可圖矣。」乃命曹國公李景隆調兵猝至河 南,圍之。執周王及其世子,闔宮眷屬,送至京師,削爵 為庶人,遷之雲南。燕王簡壯士為護衛。燕聞齊泰、黃 子澄等用事,周王見執,且將加兵於諸藩故也。燕熒 惑守心。四川岳池教諭程濟通術數,上書言北方兵 起,期在明年。朝議以濟妄言,召入,將殺之。濟叩頭曰: 「陛下幸囚臣,至期無兵,殺臣未晚也。」乃囚濟於獄。七 月,以工部右侍郎張昺為北平左布政使,以謝貴為 都指揮使。時燕、齊皆有告變者,帝以問黃子澄,曰:「孰 當先討?」子澄曰:「燕王久稱病,而日操練軍馬,且招異 人術士使在左右,此其機已彰露,討之不可不亟。」帝 召齊泰問曰:「燕王素善用兵,討之計將安出?」泰對曰: 「今邊報北寇聲息,但以防邊為名,發軍戍開平,其燕 府護衛精銳,悉召出塞,去其羽翼,無能為矣。不乘此 時圖之,噬臍無及也。」帝善之,乃選用昺貴,俾察燕府 動靜,徐為之計。八月,加魏國公徐輝祖太子太傅。時 燕藩選兵將,練士馬,以勾逃軍為名,招致異人術士, 至者多以天命有歸為言。由是靖難之志決矣。時建 文帝尊禮賢士,慕行古道,民皆悅之。惟僧道衍號知 兵,且知天文,謂圖大事必成。燕王密語道衍以人心 所向,對曰:「天之所造,何論人心。」自是遂以道衍為軍 師。燕王妃,輝祖之妹也。輝祖雖與燕王至親,而心在 帝室,常召對,密言燕情。帝信任之,詔加太子太傅,與 李景隆同掌六軍,協謀圖燕。十二月召齊王槫歸京 師。時齊王有異謀,為其下所告。命之入朝,赦不罪,惟 拘留之。建文元年二月以都督僉事耿瓛掌北平都 司事,左僉都御史景清署北平布政司參議等,召還。 時聞燕藩將有變,使瓛偕清往視軍馬以防邊。命右 都御史暴昭、戶部侍郎夏原吉、給事中徐思等二十 四人充採訪使,分巡天下,問民間疾苦。賞廉平吏,黜 貪墨不職者,皆得以便宜行之。夏原吉採訪福建,暴 昭採訪北平,具得燕藩事情,密封以聞,且請預為之 備。燕王深憾之。三月,帝用齊、黃之策,命都督宋忠調 緣邊各衛馬步官軍三萬屯開平。燕府精壯,悉選調 隸忠麾下。胡騎指揮關童等在燕府者,悉召入京師。 以都督徐凱練兵於臨清,都督耿瓛練兵於山海關, 而張昺、謝貴則密伺之,約期俱發。四月,燕王使世子 及其弟高煦、高燧至京師,尋遣歸國。時燕王以太祖 小祥,遣世子及二弟往行禮。或曰:「不宜偕行。」王曰:「使 朝廷勿疑也。」及至京,齊泰請先收之。黃子澄曰:「不可, 恐事覺,彼先得為備。莫若遣歸,使坦懷無疑也。」世子 兄弟三人,皆魏國公徐輝祖之甥也。輝祖察高煦異 常,欲帝留之,密奏曰:「臣觀三甥中,獨高煦勇悍無賴, 自倚射騎,非惟不忠,抑亦叛父。他日必有大患。」帝以 問輝祖弟都督增壽與駙馬王寧,皆力為庇護,保其 無他,帝乃遣之歸國。瀕行,高煦竊入輝祖廄中,取其 良馬馳去。比追之,已渡江矣。世子等既還,得京師動 靜甚悉。燕王喜曰:「吾父子相聚,此天贊我也,吾大事 濟矣。」及《靖難》師起,高煦宣力為多。帝始大悔,不用輝 祖之言。六月,燕山左護衛百戶倪諒上變,告燕府官 旗于諒、周鐸等陰謀,詔逮赴京,皆沒產伏誅。燕王亦 被詔讓。乃稱疾佯狂走市,奪食飲酒,語言蹇亂,或臥 土壤,或暈仆彌日。張昺等常入問疾,燕王擁烘爐,猶 呼寒昺,歎息而出。葛誠密語云:「非病也,不得於上故 耳。」遣中官往逮燕府官屬,張昺、謝貴以兵圍燕府王 城。時燕山護衛百戶鄧庸奏事至京,下獄訊之,言燕 王將起兵狀,遣中官逮燕府官屬。七月壬申,燕府《靖 難》兵起,掌北平布政司事工部張昺,都指揮使謝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