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6 (1700-1725).djvu/11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根濟農郡王顧祿什、希信順善巴郡王之人前往奏入。得

旨:「瓦代等所有火器營兵,派發六百名及總管大臣」

以行并著瓦,代㩦將軍印去。

指授護軍統領馬喇等前往土喇事宜時,將軍瓦代

在察哈爾游牧地方,馬喇等隨

駕入。請

《訓旨》:

上諭曰:「聞噶爾丹敗遁時,有俄里肯之台吉三百許」

「人困極,留住土喇河。伊等如欲內附,或憚喀爾喀攔阻,或力不能來而在彼俱未可定。爾等到土喇,伊等如在,可遣人問故。如欲內附,爾等收之而來。如欲前去,則聽之去。既不內附,又不前去,則視其力若遜於爾等,爾等相機行事,其力大倍於爾等,難以舉動,則勿輕挑之。彼於我有信誓,爾等亦以好言曉之,非必」 欲爾等勇於行事也。務思其大,以圖全美。至爾等行路須嚴設哨探、小心防範,斷勿懈弛失備。其哨卒俱執《千里鏡》登高而望,少懈恐為彼所先窺。夜間勿燃火勿喧呼,凡所宜禁事件,俱務嚴明、勿優柔縱法。至遇喀爾喀跳脫之人,爾等隨力收來,各發該主爾等所歷地方詳視記取而行。又

諭曰:「聞布庫他必圖兄弟、在克魯倫左近。西布退哈」

灘巴圖爾地方,爾等若遇之,可諭西布退哈灘巴圖爾,送他必圖兄弟來

命定北將軍瓦代餘兵往安北將軍郎坦軍前。先是。

令瓦代等兵出張家口、駐正白鑲白察哈爾游牧之地至是兵部奏言、「會閱事畢。除瓦代等所率兵外。其他兵士應駐何地。」 得

旨:「除瓦代所率兵外。其他兵士、俱發往郎坦所。」

壬辰會閱事畢

上回鑾。是日、

上留尚書馬齊等料理會閱。事畢來京。又

遣侍郎溫達等往編喀爾喀旗分佐領。指授游牧地。

癸卯

車駕還京師。

乙巳

遣官趣噶爾丹使人起行。先是遣副都統蘇黑等㩦

噶爾丹使人巴圖爾寨桑諸人往歸化城與察罕古英寨桑會分為三隊使之起行。至是蘇黑等報言阿卜都喇寨桑諸人以馬駝羸瘦為辭察罕古英寨桑等言:「噶爾丹遣我等率諸回子而來諸回子不去我亦無所往請待尼爾巴噶卜楚而行。」 至京城帶來巴圖爾寨桑分為頭隊催令起行。伊等言「諸回子不與我等同往,我等何以見噶爾丹?」 理藩院奏

聞。

上命大學士集議,議「前遣巴扎爾時,有俟草青遣還。」

旨、「若留厄魯特回子。」皆待尼爾巴噶卜楚、恐致遲久。

應令理藩院遣官一員乘驛而往將巴圖爾寨桑達爾漢寨桑滾楚克等合為一隊令與副都統蘇黑等曉諭速逐之使行至眾《回子》言「馬駝羸瘦請俟尼爾巴噶卜楚等到日同去應將察罕古英寨桑阿卜都喇額爾克寨桑等偕來諸回子仍交蘇黑等暫留於後俟巴扎爾等到時再遣之」 奏入得。

旨:「令員外保柱往,餘如議。」

壬子。大學士伊桑阿等率九卿、詹事、科道等官、請上

尊號伊桑阿等奏言、「喀爾喀曩在蒙古、素稱不馴。」雖

貢獻之使。不絕於道。而彼諸汗恃其七旗數十萬眾。未嘗躬修臣節。今仰戴

天威《感懷》。

帝德咸傾心臣服,願列屬藩。

皇上又念喀爾喀素無統紀、罔知禮法。其間安輯事

宜賞罰次第非

車駕親臨裁決、不能盡善。於是

六「龍時邁」,刻期會同喀爾喀土謝圖汗、扎薩克圖汗。

之弟及車臣汗率諸濟農諾顏並台吉等皆伏地迎謁。會朝如儀。

皇上察其誠懇、錫宴頒賚、極其優渥。爰編立旗分、與

「我四十九旗等,惟土謝圖汗、車臣汗名號暫令如舊。餘則或易王爵、或畀貝勒、貝子、公、台吉名銜,量功授秩,各有差等。其他悉照所司分別區處。」 禮成。又特降

《諭旨》重申訓誡。明示以「守法謹度。則福及子孫。」《悖道》

恣行,則身罹禁網,既恤其困窮,復謀其生計,既使之樂育,復令其保終,興滅繼絕,懷柔遠人之道,至斯極矣。《允宜誕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