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2 (1700-1725).djvu/3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戎政典

 第一百三十八卷目錄

 兵略部彙考三十六

  北魏二獻文帝皇興一則 孝文帝太和二則

戎政典第一百三十八卷

兵略部彙考三十六

北魏二

獻文帝皇興元年春正月北部尚書尉元破宋將張永等於呂梁二月征南大將軍慕容白曜督軍討沈文秀降之

按:《魏書獻文帝本紀》:「天安元年秋九月,劉彧徐州刺 史薛安都以彭城內屬,彧將張永、沈攸之擊安都。詔 北部尚書尉元為鎮南大將軍、都督諸軍事,鎮東將 軍、城陽公孔伯恭為副,出東道救彭城;殿中尚書、鎮 西大將軍、西河公元石都督荊、豫、南雍州諸軍事,給 事中、京兆侯張窮奇為副,出西道,救懸瓠。皇興元年」 春正月癸巳,尉元大破張永、沈攸之于呂梁東,斬首 數萬級,凍死者甚眾,獲劉彧秦州刺史垣恭祖、羽林 監沈承伯。永、攸之單騎走免。獲軍資器械,不可勝數。 閏月,劉彧青州刺史沈文秀、冀州刺史崔道固,並遣 使請舉州內屬。詔平東將軍長孫陵、平南將軍、廣陵 公侯窮奇赴援之。二月,詔使持節、都督諸軍事、征南 大將軍慕容白矅督騎五萬次於碻磝,為東道後援。 劉彧東平太守申纂戍無鹽,遏絕王使,詔征南大將 軍慕容白曜督諸軍以討之。三月甲寅,克之。沈文秀、 崔道固復叛歸劉彧,白曜回師討之,拔彧肥城、垣苖、 糜溝三戍。夏四月,白曜攻升城,戍主房崇吉遁走。秋 八月,白曜攻歷城。二年春二月,崔道固及劉彧梁鄒 戍主、平原太守劉休賓舉城降。《按尉元傅》,天安元 年,薛安都以徐州內附,請師救援。顯祖以元為使持 節、都督東道諸軍事、鎮南大將軍、博陵公,與城陽公 孔伯恭赴之。劉彧東平太守、無鹽戍主申纂詐降,元 知非誠款,外示容納,而密備焉。劉彧兗州刺史畢眾 敬遣東平太守章仇𢷋詣軍歸款,元並納之,遂長驅 而進,賊將周凱望聲遁走。彧遣將張永、沈攸之等率 眾討安都,屯於下磕。「永乃分遣羽林監王穆之領卒 五千守輜重於武原,龍驤將軍謝善居領卒二千據 呂梁」,散騎侍郎張引領卒二千守茱茰,督上租糧,供 其軍實。安都出城見元,元依朝旨授其徐州刺史。遣 中書侍郎高閭、李璨等與安都還入城,別令孔伯恭 精甲二千,撫安內外,然後元入彭城。元以張永仍據 險要,攻守勢倍,懼傷士卒,乃命安都與璨等固守,身 率精銳,揚兵於外,分擊呂梁,絕其糧運。善居遁奔茱 茰,仍與張引東走武原,馳騎追擊,斬首八百餘級。武 原窮寇八千餘人,拒戰不下,元親擐甲冑,四面攻之, 破穆之外營,殺傷大半,獲其輜重五百餘乘,以給彭 城諸軍。然後收師緩戰,開其走路。穆之率餘燼奔於 永軍,永勢挫力屈,元乘勝圍之,攻其南門,永遂捐城 夜遁。伯恭、安都乘勢追擊。時大雨雪,泗水冰合,永棄 船而走。元豫測永必將奔亡,身率眾軍,邀其走路。南 北奮擊,大破千呂梁之東,斬首數萬級,追北六十餘 里,死者相枕,手足凍斷者十八九。生擒劉彧使持節、 都督《梁、南北秦》三州諸軍事、梁秦二州刺史,寧朔將 軍、益陽縣開國侯垣恭祖,龍驤將軍、羽林監沈承伯 等。永、攸之輕騎走免,收其船車軍資器械,不可勝數。 劉彧東徐州刺史張讜據團城,徐州刺史王元載守 下邳。輔國將軍、兗州刺史樊昌侯王整、龍驤將軍、蘭 陵太守桓忻驅掠近民,保險自固。元遣慰喻張及 青州刺史沈文秀皆遣使通誠,王整、桓忻相與歸命。 元表曰:「彭城倉廩虛罄,人有饑色,求運、冀、相濟、兗四 州粟,取張永所棄船九百艘,沿清運致,可以濟救新 民。」顯祖從之。又表分兵置戍,進定青、冀。復表曰:「彭城, 賊之要蕃,不有積粟,彊守不可以固。若儲糧廣戍,雖 劉彧師徒悉動,不敢窺𨵦淮北之地,此自然之勢也。」 詔曰:「待後軍到,量宜守防。其青、冀已遣軍援,須待剋 定,更運軍糧。」元又表曰:「臣受命出疆,再罹寒暑,進無 鄧艾一舉之功,退無羊祜保境之略,雖淮岱獲振,而 民情未安。臣以愚智,屬當偏任,苟事宜宣徹,敢不以 聞。臣前表以下邳水陸所湊,先規殄滅,遣兵屢討,猶 未擒定。然彭城、下邳信命未斷,而」此城之人,元居賊 界,心尚戀土,輒相誑惑,希幸非望。南來息耗,壅塞不 達,雖至窮迫,仍不肯降。彭城民任元朗,從淮南到鎮, 稱劉彧將任農夫、陳顯達領兵三千,來循宿豫。臣即 以其日密遣覘使,驗其虛實,如朗所言。臣欲自出擊 之,以運糧未接,又恐新民生變,遣子都將于沓干、劉 龍駒等步騎五千,「將往赴擊。但征人淹久,逃亡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