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2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萬人據白口,築城以禦之,遷仕亦立城以相對。二年 三月,僧明等攻拔其城,生擒遷仕送南康,高祖斬之。 承制命高祖進兵定江州,仍授江州刺史,餘如故。六 月,高祖發自南康。南康灨石舊有二十四灘,灘多巨 石,行旅者以為難。高祖之發也,水暴起數丈,三百里 間巨石皆沒。進軍頓西昌,有龍見於水濱,高五丈許, 五采鮮耀,軍民觀者數萬人。是時,承制遣征東將軍 王僧辯督眾軍討侯景。八月,僧辯軍次湓城,高祖率 杜僧明等眾軍及南川豪帥,合三萬人將會焉。時西 軍乏食,高祖先貯軍糧五十萬石,至是分三十萬以 資之,仍頓巴丘。會侯景廢簡文帝,立豫章嗣王棟,高 祖遣兼長史沈袞奉表於江陵勸進。十一月,承制授 高祖使持節、都督會稽東陽新安臨海永嘉五郡諸 軍事、平東將軍、東揚州刺史、領會稽太守、豫章內史, 餘並如故。三年正月,高祖率甲士三萬人,彊弩五千 張,舟艦二千乘,發自豫章。二月,次桑落洲,遣中記室 參軍江元禮以事表江陵承制加高祖鼓吹一部。是 時,僧辯已發湓城,會高祖於白茅灣,乃登岸結壇,刑 牲盟約。進軍次蕪湖,侯景城主張黑棄城走。三月,高 祖與諸軍進剋姑孰,仍次蔡洲。侯景登石頭城,觀望 形勢,意甚不悅,謂左右曰:「此軍上有紫氣,不易可當。」 乃以艖。貯石,沈塞淮口,緣淮作城,自石頭迄青溪, 十餘里中,樓雉相接,諸將未有所決。僧辯遣杜崱問 計于高祖,高祖曰:「前柳仲禮數十萬兵,隔水而坐,韋 粲之在青溪,競不渡岸,賊乃登高望之,表裡俱盡,肆 其凶虐,覆我王師。今圍石頭,須渡北岸。諸將若不能 當鋒,請先往立柵。」高祖即于石頭城西橫隴築柵,眾 軍次連八城,直出東北。賊恐西州路斷,亦於東北果 林作五城,以遏大路。景率眾萬餘人,鐵騎八百餘匹, 結陣而進。高祖曰:「《軍志》有之,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 首尾相應。今我師既眾,賊徒甚寡,應分賊兵勢,以弱 制。彊何故聚其鋒銳,令必死於我?」乃命諸將分處置 兵。賊直衝王僧志,僧志小縮,高祖遣徐度領弩手二 千,橫截其後,賊乃卻。高祖與王琳、杜龕等以鐵騎悉 力乘之,賊退據其柵。景儀同盧輝略開石頭北門來 降。盪主戴曹宣等攻拔果林一城,眾軍又剋其四 城。賊復還,殊死戰,又盡奪所得城柵。高祖大怒,親率 攻之,士卒騰柵而入,賊復散走。景與百餘騎,棄槊執 刀,左右衝陣。陣不動,景眾大潰,逐北至西明門。景至 闕下,不敢入臺,遣腹心取其二子而遁。

敬帝紹泰元年十月震州刺史杜龕反詔陳霸先討之丙子任約徐嗣徽反陳霸先破平之

按《梁書敬帝本紀》,「紹泰元年冬十月,震州刺史杜龕 舉兵攻信武將軍陳蒨於長城,義興太守韋載據郡 以應之。辛未,詔司空陳霸先東討。丙子,任約、徐嗣徽 舉兵反,乘京師無備,竊據石頭。丁丑,韋載降義興平, 遣晉陵太守周文育率軍援長城。十一月庚辰,齊安 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劉仕榮、淮州刺史柳達摩 率眾赴任約,入於石頭。庚寅,司空陳霸先旋於京師。 十二月庚戌,徐嗣徽、任約又相率至采石迎齊援。丙 辰,遣猛烈將軍侯安都水軍于江寧邀之,賊眾大潰, 嗣徽、約等奔江西。庚申,翟子崇等請降,並放還北。」 按《陳書高祖本紀》,「震州刺史杜龕據吳興,與義興太 守韋載同舉兵反,高祖命周文育率眾」攻載於義興。 龕遣其從弟北叟將兵拒戰,北叟敗歸義興。辛未,高 祖表自東討,留高州刺史侯安都、石州刺史杜稜宿 衛臺省。甲戌,軍至義興。丙子,拔其水柵,秦州刺史徐 嗣徽據其城以入齊,又要南豫州刺史任約共舉兵 應龕,載齊人,資其兵食。嗣徽等以京師空虛,率精兵 五千,奄至闕下。侯安都領驍勇五百人出戰,嗣徽等 退據石頭。丁丑,載及北叟來降,高祖撫而釋之。以嗣 徽寇逼,卷甲還都。命周文育進討杜龕。十一月己卯, 齊遣兵五千濟渡,據姑孰。「高祖命合州刺史徐度於 冶城寺立柵,南抵淮渚。齊又遣安州刺史翟子崇、楚 州刺史劉仕榮、淮州刺史柳達摩,領兵萬人,於湖墅 渡。米粟」三萬石、馬千匹,入於石頭。發未,高祖遣侯安 都領水軍夜襲胡墅,燒齊船千餘艘。周鐵虎率舟師 斷齊運輸,擒其北徐州刺史張領州,獲運舫米數千 石。仍遣韋載於大航築城,使杜稜據守。齊人又於倉 門水南立二柵,以拒官軍。甲辰,嗣徽等攻冶城柵,高 祖領鐵騎精甲,出自西明門,襲擊之,賊眾大潰。嗣徽 留柳達摩等守城,自率親屬腹心,往南州采石,以迎 齊援。十二月癸丑,高祖遣侯安都領舟師襲嗣徽家 口於秦州,俘獲數百人。官軍連艦塞淮口,斷賊水路。 先是,太白自十一月丙戌不見,乙卯出於東方。丙辰, 高祖盡命眾軍,分部甲卒,對冶城立航渡兵,攻其水 南二柵。柳達摩等渡淮置陣,高祖督兵疾戰,縱火燒 柵,煙塵漲天,賊潰爭舟相排擠,溺死者以千數。時百 姓夾淮觀戰,呼聲震天地,軍士乘勝,無不一當百,盡 收其船艦,賊軍懾氣。是日,嗣徽、約等領齊兵水步萬 餘人,還據石頭。《高祖》遣兵往江寧,據險要以斷賊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