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52 (1700-1725).djvu/12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軍,孫孝哲、薛嵩佐之。既戰,王師偽卻,慶緒逐之,遇伏 而潰。慶緒走,獲其弟慶和,斬於京師。子儀引軍躡賊, 戰於愁思岡,賊復敗,自是銳兵盡矣。因嬰鄴自固,使 薛嵩以厚幣求救於史思明,思明遣李歸仁將兵萬 三千壁滏陽,未進而王師圍已固。築城,濬隍三周,決 安陽水灌城,城中棧而處,糧盡,易口以食。米斗錢七 萬餘,一鼠錢數千,屑松飼馬,隤牆取麥秸,濯糞取芻, 城中欲降不得。賊更以太清代乾祐將,于是思明有 眾十三萬,三分其軍趨鄴。明年三月,營安陽。慶緒急, 乃遣太清奉皇帝璽綬讓思明,思明以書示軍中,咸 呼萬歲。乃約慶緒為兄弟,還其書,慶緒大悅。王師不 利,九節度奔還。子儀斷河陽橋,戍穀水,思明進屯鄴 南。慶緒收官軍餘饟尚十餘萬石,召孝哲等謀拒思 明。諸將皆曰:「今日安得復背史、王乎!」通儒尚洌皆請 自往謝思明,慶緒許諾。思明見,為流涕,厚禮遣還。三 日,慶緒未出,思明請慶緒歃血盟,不得已,以五百騎 詣思明軍。先此,思明令軍中擐甲待。慶緒至,再拜伏 地謝曰:「臣不克負荷,棄兩都,陷重圍,不意大王以太 上皇故,暴師遠來。臣之罪,唯王圖之。」思明恚曰:「兵利 不利亦何事,而為人子,殺父求位,非大逆耶?吾乃為 太上皇討賊。」顧左右牽出斬之。慶緒數目周萬志,萬 志進曰:「慶緒為君矣,宜賜死。」乃并四弟縊。又誅尚孝 哲、乾祐,殊而膊之。思明改葬祿山,以王禮,偽諡燕刺 王。祿山父子僭位凡三年而滅。按《郭子儀傳》,乾元 元年,破賊河上,執安守忠以獻,遂朝京師。詔百官迎 於長樂驛,帝御望春樓待之,進中書令。帝即詔大舉 九節度師討慶緒,以子儀、光弼皆元勳,難相臨攝,第 用魚朝恩為觀軍容宣慰使而不立,帥子儀自杏園 濟河,圍衛州。慶緒分其眾為三軍。將戰,子儀選善射 三千士伏壁內,誡曰:「須吾卻,賊必乘壘。」若等譟而射, 既戰,偽遁。賊薄營,伏發,注射如雨,賊震駭。王師整而 奮,斬首四萬餘級,獲鎧冑數十萬。執安慶和,收衛州。 又戰愁思岡,破之。連營進圍相州,引漳水灌城,漫二 時不能破,城中糧盡,人相食,慶緒求救於史思明,思 明自魏來,李光弼、王思禮、許叔冀、魯炅前軍遇之,戰 鄴南夷負相當,炅中流矢,子儀督後軍,未及戰,會大 風拔木,遂晦,跬步不能相物色,於是王師南潰,賊亦 走,輜械滿野,諸節度引還。子儀以朔方軍保河陽,斷 航橋。時王師眾而無統,進退相顧望,責功不專,是以 及於敗。有詔留守東都,俄改東畿、山南東道、河南諸 道行營元帥。魚朝恩素疾其功,因是媒譖之,故帝召 子儀還,更以趙王為天下兵馬元帥,李光弼副之,代 子儀領朔方兵。子儀雖失軍,無少望,乃心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