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46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送蘇味道          前人

  贈蘇綰書記         前人

  從軍行          劉庭芝

  破陣樂詞二首      張說

  送人之軍         賀知章

  從軍行           李昂

  從軍行二首      王昌齡

  少年行二首       前人

  代扶風主人答        前人

  從軍行四首       前人

  出塞            前人

  古塞下曲          陶翰

  雜詩            盧象

  塞下曲           高適

  薊中作           前人

  燕歌行           前人

  軍城早秋          嚴武

  聞笛            張巡

  守睢陽作          前人

  逢病軍人          盧仝

  大漠行           胡皓

  從軍行           賀朝

  飲馬長城窟行        王翰

戎政典第六十三卷

兵制部藝文三

《邶風擊鼓五章》

衛人從軍者,自言其所為,因言「衛國之民或役土功于國,或築城于漕,而我獨南行,有鋒鏑死亡之憂,危苦尢甚也。」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賦也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賦也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賦也 「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賦也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賦也

《王風揚之水三章》

平王以申國近楚,數被侵伐,故遣畿內之民戍之,而戍者怨思,作此詩也。

揚之水,不流束薪。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申》。「懷哉懷哉, 曷月予還歸哉!」興也

揚之水,不流束楚。彼其之子,不與我《戍甫》。「懷哉懷哉, 曷月予還歸哉!」興也

揚之水,不流束蒲。彼其之子,不與我戍許。「懷哉懷哉, 曷月予還歸哉?」興也

《鄭風清人三章》

鄭文公惡高客,使將清邑之兵禦狄于河上,久而不召,師散而歸。鄭人為之賦此詩。

清人在彭,駟介旁旁。二矛重英,河上乎翱翔。賦也 清人在消,駟介麃麃。二矛重喬,河上乎逍遙。賦也 「清人在軸,駟介陶陶。左旋右抽」,中軍作好。賦也

《秦風小戎三章》

《西戎》者,秦之臣子所與「不共戴天」 之讎也。襄公上承天子之命,率其國人往而征之,故其從役者之家人,先誇車甲之盛如此,然後及其私情。蓋以義興師,則雖婦人亦知勇于赴敵而無所怨矣。

《小戎》「俴收,五楘梁輈。游環脅驅,陰靷鋈續。文茵暢轂, 駕我騏馵。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賦也

駟牡孔阜,六轡在手。騏騮是中,騧驪是驂。龍盾之合, 鋈以觼軜。言念君子,溫其在邑。方何為期,胡然我念 之。賦也

俴駟孔群,厹矛鋈錞。「蒙伐有苑,虎韔鏤膺。交韔二弓, 竹閉緄縢。言念君子,載寢載興。厭厭良人,秩秩德音。」 賦也

《秦風無衣三章》

秦俗強悍,樂于戰鬥,故其人「平居而相謂。」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賦也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賦也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賦也

《豳風東山四章》

成王既得《鴟鴞》之詩,又感風雷之變,始悟而迎周公。于是周公東征已三年矣。既歸,因作此詩以勞歸士,蓋為之述其意而言。

我徂東山,慆慆不歸。我來自東,零雨其濛。我東曰歸, 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蜎蜎者蠋,烝在桑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