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7 (1700-1725).djvu/1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舞部雜錄

《尚書顧命》,引之舞衣。引國所制舞衣也。

《詩經·小雅·伐木》:「蹲蹲舞我。」

《魯頌》「閟宮」,「萬舞洋洋。」

《禮記·檀弓》:「人喜則斯陶,陶斯詠,詠斯猶,猶斯舞,舞斯 慍。」

《列子》:「楊朱,黃鐘大呂,不可從煩奏之舞。」何則?其音疏 也。

《淮南子本經訓》:「凡人之性,心和,欲得則樂。樂斯動,動 斯蹈,蹈斯蕩,蕩斯歌,歌斯舞,歌舞節,則禽獸跳矣。」 《修務訓》:「今鼓舞者,繞身若環,曾撓摩地,扶旋猗那,動 容轉曲,便媚擬神,身若秋葯被風,髮若結旌,騁馳若 騖。木熙者舉梧檟據句,枉蝯自縱。好茂葉,龍夭矯,燕 枝拘援豐條,舞扶疏,龍從鳥集,搏援攫肆,蔑蒙踊躍, 觀」者莫不為之損心酸足。彼乃始徐行微笑,被衣修 擢。夫鼓舞者非柔縱,而木熙者非眇勁,淹浸漸漬,靡 使然也。

蔡邕《獨斷》:「方山冠,以五采縠為之。漢祀宗廟大享,八 佾樂,五行舞人服之,衣冠各從其行之色,如其方色 而舞焉。」

《夏小正傳》:「萬者,干戚舞也。」

《譚子環舞篇》作「環舞者,宮室皆轉」,非宮室之幻惑也, 而人自惑之。

《文中子周公》篇:「『子謂《武德》之舞,勞而決,其發謀動慮, 經天下乎』?謂《昭德》之舞,閒而泰,其和神定氣,綏天下 乎?《武德》則功存焉,不如《昭德》之善也。」

《樂府雜錄》:「舞者,樂之容也。有大垂手、小垂手,或如驚 鴻,或如飛燕。婆娑,舞態也。蔓延,舞綴也。古之能者,不 可勝紀,即有健舞、軟舞、字舞、花舞、馬舞。健舞,曲有稜 大、阿連、柘枝、劍器、胡旋、胡騰、軟舞,曲有涼州、綠腰、蘇 合香、屈柘、團圓旋、甘州等字舞,以舞人亞身於地,布 成字也。花舞,著綠衣,偃身合成花字也。馬舞者,櫳馬」 人著綵衣,執鞭於床上舞蹀𨇾蹄皆應節奏也。開元 中,有公孫大娘,善舞劍器,僧懷素見之,草書遂長,蓋 准其頓挫之勢也。

《同話錄》:「舞柘之本,出拓跋氏之國,流傳誤為柘枝也」, 其字相近耳。

《東坡志林》:《宋書樂志》:「『宋文帝元嘉十三年,給彭城王 義康伎,相承給三十六人。太常傅隆以為《左傳》諸侯 用六』,杜預以為三十六人,非是。舞所以節八音,故必 以八人為列。自天子至士,降殺以兩,兩者減其二列 爾。若如預言,至士止有四人,豈復成樂?服虔注《左傳》 與隆同。又《春秋》晉悼公納鄭女,樂二八,晉以一八賜」 魏絳,此樂以八人為列也。

《緗素雜記》:《漢書》載相如《游獵賦》云:「奏陶唐氏之舞,聽 葛天氏之歌。」註云:「陶唐當為陰康,傳寫之誤耳。」按《古 今人表》有葛天氏,有陰康氏。又《呂氏春秋》曰:「昔陰康 氏之時,民氣鬱遏,筋骨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高 誘亦誤解為陶唐,堯有天下之號也。按《呂氏》說陰康 之後,方一一歷言黃帝、顓頊帝乃及堯、舜,作樂之序, 皆有次第,豈再陳堯而錯亂其序乎?蓋誘不觀《古今 人表》,妄改易《呂氏》本文耳。

《中山詩話》:古人多歌舞飲酒,唐太宗每舞屬群臣,長 沙王亦小舉袖曰:「國小不足以回旋。」張燕公詩曰:「醉 後歡更好,全勝未醉時。動容皆是舞,出語總成詩。」李 白云:「要須回舞袖,拂盡五松山。醉後涼風起,吹人舞 袖環。」今時舞者,必欲曲盡奇妙,又恥效樂工藝,益不 復如古人常舞矣。

《畫墁錄》:古昷,鳳翔府麟遊縣,每令長上事,必作招祓 舞,其節奏與諸處不同。乃曰:「此唐九成宮,本山縣無 妓子,但止以手分書耳。」

《容齋三筆》:唐李義山詩云:「鏤月為歌扇,裁雲作舞衣。」 同時人張懷慶竊為己作,各增兩字云:「生情鏤月為 歌扇,出性裁雲作舞衣。」致有生吞活剝之誚。予又見 劉希夷《代閨人春日》一聯云:「池月憐歌扇,山雲愛舞 衣。」絕相似。杜老亦云:「江清歌扇底,野曠舞衣前。」儲光 羲云:「竹吹留歌扇,蓮香入舞衣。」然則唐人詩好以歌 扇、《舞衣》為對也。

《軒渠錄》:東坡歌舞妓數人,每留賓客飲酒,必云:「有數 箇搽粉,虞侯欲出來祇應也。」

《齊東野語》:州郡遇聖節錫宴,率命猥妓數十群舞於 庭,作「天下太平」字。殊為不經。而《唐樂府雜錄》云:「舞有 字,以舞人亞身於地,布成字也。」王建《宮詞》云:「羅衫葉 葉繡重重,金鳳銀鵝各一叢。每遇舞頭分兩向,太平 萬歲字當中。」則此事由來亦久矣。

《墨莊漫錄》:「越俗,飲宴即鼓盤以為樂。取數圓盤以廣 尺六者,抱以著服,以右手五指更彈之,以為節奏,舞 者應節而舞。」

《筆記》:「歌者不曼其聲則少和,舞者不長其袂則寡態, 左顧者不能,右盼勢不能也。」

《枝山》前聞高皇帝以天縱之聖,功德廣大,至於禮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