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6 (1700-1725).djvu/9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沈為夾鐘,五太為姑洗,五少為仲呂,散為蕤賓,越為 林鐘,疋為夷則,叱為南呂,含為無射,藏為大呂,律呂 相生而成文」,此則十二法之首也。

流雲章第二

《流雲》,古之善嘯者,聽韓娥之聲而寫之也。淫潤流轉, 妙中宮聲,沈浮起伏,若龍游戲。春泉直上萬仞,聲遏 流雲,故曰「流雲。」此當林塘春照,晚日和風,特宜為之。 始於內激次散,自含越小沈,成於疋叱具五少,則流 雲之旨備矣。其音若龍若虎,若蟬若鬼,凡十二嘯之 變態極矣。夫琴象南風,笙象鳳嘯,笛象龍吟,凡音之 發皆有象,故虎嘯龍吟之類,亦音聲之流,今序於後。

深谿虎章第三

《深谿虎》者,古之善嘯者,聽谿中虎聲而寫之也。雄之 餘,怒之末,中商之初,壯逸寬恣,略不屈撓。若當夏鬱 蒸,華果四合,特宜為之。始於內激,既藏又含,外激而 沈,終於五少而《五太》,則《深谿虎》之音備矣。

高柳蟬章第四

《高柳蟬》者,古之善嘯者聽而寫之也。飄揚高舉,繚繞 縈徹,咽中角之初,清楚輕切,既斷又續,華林修竹之 下,特宜為之。始於大沈,次以五少,激散越繫而令清, 終以小沈,則《高柳蟬》之音備矣。

空林夜鬼章第五

《空林夜鬼》者,古之善嘯者,夜過空林而寫之也。點 《蟋蟀》,《鐵竊璚》絕,輕不舉,纖不滅。中徵之餘,濃雪晝暝, 凄風飛雪之時,特宜為之。奏之。當以道法,先呼群鬼, 聚於空林之中,遞為應命,心常危危然,若有所遇,始 於內激,次以五少三,去宮商耳。以越連之,則空林夜 鬼之音備矣。

巫峽猿章第六

《巫峽猿》者,古之善嘯者聞而寫之也。幽隱清遠,若在 數里之外,若自外而至,自高而下,雜以風泉群木之 響,迥然出於眾聲之表。中羽之初,日暎空山,風生眾 壑,特宜為之。初以內激灱灱,五連之前二緩而清,後 三急而高。錯綜遍此,則《巫峽猿》之旨備矣。

下鴻鵠章第七

「下鴻鵠」者,出於師曠《清角》之旨。古之善嘯者,聽而寫 之也,其聲寬綽,浩渺,不絕以節洪洞既上未上,寬大 內外,聞而樂之;輕浮遒急,聞而惡之。嘗奏則求此,一 一聽之,愛惡分明,鴻鵠下矣。且善嘯無其聲,至遠不 越數百尺,鴻鵠翔於冥冥之間,曷由聞而下也?蓋激 氣出於脣齒之間,妙聲轉於風景之際,則風景和,風 景和則元氣下降,翔雲之間,游元氣之上,有不隨而 下哉?若高秋和風景麗,特宜為之。先以外激翔風數 十發聲,次以疋叱,然後純以《五太》,終以《散越》成之。三 奏而《清風臻》,五奏而《流雲卷》,九奏而《鴻鵠降》,則下鴻 鵠之音備矣。

古木鳶章第八

《古木鳶》者,古之善嘯者聞而寫之也。飛射,哀咽,洪洞。 遠若有所不足。「鬱鬱振蕩,適斷又續。」寒郊原野,陰 若霧特宜為之,始於內激長引之,次,疋叱又散,則 古《木鳶》之音備矣。

龍吟章第九

《龍吟》者,龍吟水中,古之善嘯者聞而寫之也。深沉鬱 沒,重厚濕潤,高不揚不殺,聲中宮商,傍暎。巒俯對 潭洞,特宜為之。先以內激次含又藏具大終以沈,則 《龍吟》之旨備矣。

動地章第十

「動地」者,出於《公孫》,其音師曠,清徵也。其聲廣博宏壯, 始末不屈,隱隱習習,震霆所不加,鬱結掩遏,若將大 激大發。又以道法先存,以身入於太上之下,鼓怒作 氣,呵叱而令山嶽俱舉,將手出於外。夫坤儀至厚,地 道至靜,而以一嘯動之,不亦異乎。然有所動之,何者? 夫人心志而發乎氣,氣激於外而成於聲,聲含太宮 太商,自然與四氣相合,則呂動律應,陽行陰伏,必陽 藏而動陰,陰藏而動陽,當藏而動之,則振發不定。地 居陰陽之上,焉有所負者動而所据能息。然則「聲 作而見」動地之道,知音樂之有感,不必。缺二字動,然後 謂動地之聲。地氣閉凅,煙凝陰沍,特宜為之。先以內 激,次以大沈,藏含悉作,動以五太成之,則動地之音 備矣。

蘇門章第十一

《蘇門》者,仙君隱蘇門所作也。聖人述而不作,言仙君 述廣成務光,以陶性靈,以演大道,非有以成聲音作 程品也。昔人有游蘇門時,聞鸞鳳之聲,其音美暢,無 異鸞鳳。鸞鳳有音而不得聞之蘇門者,焉得而知鸞 鳳之響?後尋其聲,乃仙君之長嘯矣。仙君之嘯,非止 於養道怡神,蓋於俗則致雍熙,於時則致太平,於身 「則道不死,於事則攝百靈,御五雲於萬物則各得其 所。感應之效,莫近於音,而仙君得之。至於飛走禽獸, 嘯之末者」,晉阮嗣宗善嘯,聞仙君以為己,若往詣焉, 方披髮握坐,籍再拜而請之,順風而請者三,承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