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6 (1700-1725).djvu/1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愛妾換馬  胡姬。年十五, 黃門倡。」

「《舞媚娘》 舞」亦作武,唐則天朝常歌此曲。

《五媚娘》:

妾薄命, 亦曰「惟日月。」

妾安所居,  皚如山上雪。 《燕美人》,

《映水曲》。  《蠶絲歌》    貞女

《孀婦吟》· 《麗人行》

上陽,白髮人。 唐天寶五載已後,楊貴妃專寵,後宮 人無復進幸矣。六宮有美色者,輒置別所,「上陽」是其 一也。貞元中尚存焉。

《繚綾》    「時世妝,    王家少婦。」

「委舊命   秦女」,卷衣   靜女辭。

別離十九曲 迎客

《生別離》,   「離歌     《長別離》」,

《河梁別》,   《春別曲》,    《自君之出矣》; 《送歸曲》,   《思歸篇》,    《送遠曲》。

《母別子》   《寄衣曲》,    《迎客曲》

《送客曲》:   「遠別離。」    「久別離。」

《古離別   怨》「別     離怨」 一作「雜怨。」 「井底引銀缾。」

怨思二十五曲

《傷歌行》·   怨辭     《青樓怨》

《春女怨》   《秋閨怨》    《閨怨》

《寒夜怨》   《征婦怨》    《綵書怨》

《鳳樓怨》   《綠墀怨》·    《四愁》

《七哀》    「長相思,    憂且吟。」

獨處愁   思。公子    思君去時行。 《湘妃怨》。   《娼樓怨》。   《西宮秋怨》。

《西宮春怨  遺》,所思   獨不見。

洛陽夫《七思》詩。

歌舞二十一曲 技能

《浩歌行》,  「緩歌,行    前緩聲歌。」

《會吟行》。  同《聲歌》    《勞歌》。

《悲歌行》。

上聲歌 此因上聲促柱得名,或用一調,或用無調 名,如《古歌辭》所謂「哀思之音,不合中和。」梁武因之改 辭,無復雅句。

《大垂手》, 舞而垂手也。《小垂手》獨搖手亦然。其辭云: 「垂手忽迢迢,飛燕掌中嬌。羅衫恣風引,輕薄任情搖。 詎似長沙地,促舞不回腰。」

《小垂手》, 其辭云:「舞女出西秦,躡節舞陽春。且復小 垂手,廣袖拂紅塵。折腰膺兩笛,頓足轉雙巾。娥眉與 慢臉,見此空愁人。」

《鈞天曲》。

《豔歌行》 古辭有「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言兄弟 流蕩他之,或言魏武始作。

童謠    入朝曲   清歌發。

《獨舞》    調嘯辭急聲也。至今猶存。

正古樂   《三臺》辭, 舞辭也,今猶存。

《齊謳行,   吳趨曲》 齊謳者,齊人之歌。吳趨者, 吳人之舞。故陸機所引《牛山》、陸厥所言「稷下」皆齊地, 「閶門」乃吳門,闔閭所行,亦名《破楚門》。千載而下,欲為 齊謳者,必本齊音,欲為吳趨者,必本吳調。

絲竹十一曲

《挾琴歌》   「相如琴,   薄暮動絃歌。」

《鼓瑟有所思》, 趙瑟    秦箏。

「龍笛曲」,   《短簫    鳳笙》

華原磬 唐天寶中,始廢泗濱磬,用華原石代之。詢 諸磬人,則曰:「故老云,泗濱磬石調之不能和,得華原 石考之乃和。」由是不改。

《五絃彈》:

觴酌七曲

《羽觴飛上苑》 前有一樽酒 《城南偶燕》。

當置酒,   當壚    《獨酌謠》。

《山人勸酒》:

宮苑十九曲 樓臺門闕

《魏宮辭》   「玉華宮」、   《長信宮》。

「連昌宮。」   楚宮。行   雍臺。

《凌雲臺   新成,長樂宮 登樓曲》。

青樓曲·   《建興苑》·   芳林篇

《上林    閶闔篇》,   「駕言出北闕。」

《坐玉堂》   內殿賦新詩, 西園遊上才。

春宮曲:

都邑三十四曲

《名都篇》亦曰「《齊瑟行》,    京兆歌。」

《左馮翊歌》 京兆,京師也。「馮翊在左,扶風在右,謂之 三輔。」京兆,今永興;馮翊,今同州;扶風,今鳳翔。

《扶風歌》, 《荊州樂》。

《燉煌樂》, 《涼州》之地也。

《青陽樂》 今青州。

《潯陽樂》 今江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