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6 (1700-1725).djvu/12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載《張氏》云:「非管絃音聲所寄,似是命笛理絃之餘。」

相和歌瑟調三十八曲

《善哉行》亦曰「日苦短。」

《步出夏門行》,亦曰《隴西行》。

《折楊柳》·   《西門行》,   《東門行》。

東西門行。  卻東西門行, 順東西門行。

《飲馬長城窟行》,亦曰《飲馬行》。

《上留田行》,  《婦病行》,   《新城安樂宮行》, 《孤子生行》,亦曰《孤兒行》,亦曰《放歌行》。

《大牆上蒿行》。 《野田黃雀行》。 《釣竿行》。

《臨高臺行》,  《長安城西行》, 《武舍》之中行。

《鴈門太守行》, 豔歌《何嘗行》, 亦曰《飛鵠行》。

「豔歌《福鍾行》」, 「豔歌《雙鴻行》」, 「《煌煌》《京洛行》。」

帝王所居行 門有車馬客行。

「《有所思》,行  牆上」,難為趨行。

《日重光行》,  月重輪行。  《蜀道難》。

《櫂歌行》,   《蒲坂行》,   「《採梨橘行》, 《白楊行》,   《胡無人行》,  《青龍行》。」

《公無渡河行》,亦曰《箜篌行》。

右王僧虔技錄

相和歌楚調十曲

《白頭吟行》,  《泰山吟行》,  《梁甫吟行》。

《東武吟》亦曰《東武琵琶吟行》。

《怨詩行》亦曰《怨歌行》,亦曰《明月照高樓》。

《長門怨》亦曰《阿嬌怨》。

班婕妤亦曰《婕妤怨》。

《蛾眉怨》   《玉階怨》   《雜怨》

右王僧虔《技錄》五曲。自《長門怨》以下五曲,續附。

大曲十五曲

東門。東門行   《西山》:折楊柳行

羅敷。豔歌羅敷行 《西門》:西門行

《默默》。折楊柳行  《園桃》:煌煌京洛行

《白鵠》。豔歌何嘗行 《碣石》:步出夏門行

何嘗?豔歌何嘗行 置酒。野田黃爵行

為樂。滿歌行   《夏門》。步出夏門行

王者布大化,櫂歌行洛陽令。鴈門太守行

《白頭吟》:

白紵歌一曲古辭梁武改為子夜吳聲四時歌四

曲共五曲

《白紵歌》, 《白紵歌》有《白紵舞》,《白鳧歌》,有《白鳧舞》,並吳 人之歌舞也。吳地出紵,又江鄉水國,自多鳧鶩,故興 其所見以寓意焉。始則田野之作,後乃大樂氏用焉。 其音入清商調,故清商七曲,有《子夜》者,即《白紵》也。在 吳歌為《白紵》,在雅歌為《子夜》,梁武令沈約更制其辭 焉。古云:「白紵白,質如輕雲,色似銀,制以為袍,餘作巾, 袍」以光軀巾拂塵。

右《白紵》與《子夜》一曲也。在吳為《白紵》,在晉為《子夜》,故梁武本《白紵》而為《子夜四時歌》。後之為此歌者,曰《白紵》則一曲,曰《子夜》則四曲。今取《白紵》於《白紵》,取《四時歌》於《子夜》,其實一也。

清商曲七曲附五十曲并夷樂四十一曲除內七曲同實計八十四曲

《子夜》亦曰《子夜吳聲》,《四時歌》亦曰《子夜吳歌》。 晉有 女子名子夜,作是歌,其聲甚哀。晉孝武太元中,瑯琊 王軻家有鬼歌之,《子夜》之音,同於白紵,皆清商調也。 故梁武本白紵而為《子夜吳聲四時歌》,明此子夜亦 有晉聲者,其實不離清商。

《前溪》 晉車騎將軍沈玩所作舞曲也。

《烏夜啼》, 宋臨川王義慶所作。宋元嘉中,徙彭城王 義康於豫章郡,義慶時為江州,相見而哭。文帝聞而 怪之,召還宅,義慶大懼。妓妾聞烏夜啼,叩齋閣云:「明 日應有赦。」及旦,改南兗州刺史,因作此歌,故其辭云: 《籠窗》「不開烏夜啼,夜夜望郎來。」蓋詠其妾也。 《石城樂》, 宋臧質所作也。石城在景陵,質為景陵太 守,於城上見群少年歌詠之樂,因為此辭。其辭曰:「生 長石城下,開門對城樓。城中美少年,出入相依投。」 《莫愁樂》 出於石城之作。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 謠。故石城之外,復有莫愁古,又有莫愁洛陽女,非此。 古辭云:「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西艇子打兩槳,催送 莫愁來。來,音釐。

《襄陽樂》 宋隋王誕始為襄陽郡,元嘉末,仍為雍州, 夜聞諸女歌謠,因為之辭焉。宋劉道彥為雍州,有惠 化,百姓歌之,謂之《襄陽樂》,非此也。古辭云:「朝發襄陽 城,暮至大堤宿。大堤諸女兒,花豔驚郎目。」

「王昭君」,亦曰王嬙,亦曰王明君。 名嬙,字昭君,避晉 文諱,改曰明君。漢元帝時,匈奴盛,請婚於漢帝,以後 宮良家子昭君配焉。元帝之時,後宮掖庭員數多,帝 不及遍識,令毛延壽畫圖。延壽取金於後宮,而昭君 不與,故陋其姿。及昭君既出宮,帝為愕然,殺延壽。其 時公主嫁烏孫,為馬上彈琵琶作樂,以慰其道路之 思。其事多見載籍。其辭云:「吾家嫁我兮天一方,遠託 異國兮烏孫王。」穹廬為室兮旃為牆。旃,帳也。按《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