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6 (1700-1725).djvu/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樂律典

 第六十四卷目錄

 律呂部彙考十八

  明朱載堉律呂精義四新舊法參校 新舊律試驗

樂律典第六十四卷

律呂部彙考十八

明朱載堉律呂精義四

新舊法參校第六

古人筭律有四種法:其一,以黃鐘為十寸,每寸十分, 共計百分;其二,以黃鐘為九寸,每寸十分,共計九十 分;其三,以黃鐘為八寸一分,不作九寸;其四,以黃鐘 為九寸,每寸九分,共計八十一分。

其一出《太史公律》,書生鐘分。

謹按:生鐘分者,三分損益之舊法也。一切筭術,皆取法於《河圖》《雒書》。《河圖》十位,天地之體數也。《雒書》九位,天地之用數也。是故筭律之術,或有約十而為九者,著其用也。或有約九而為十者,存其體也。下文約十為九,此章約九為十,先儒蓋未達,誤以九解之,恐非古人立法初意。若以十解之,尤簡易妙絕。

「子。」一分

子即黃鐘也。一分者,總為一段也,即是夏尺之一尺也。命黃鐘為一尺,故曰一分。《前漢書敘傳》曰:「元元本,本數始於一,產氣黃鐘,造計秒忽。」 《律曆志》曰:「太極元氣,函三為一,行於十二辰,始動於子。」 又曰:「筭法用竹,徑一分,象黃鐘之一。」 此皆古人命黃鐘為一尺之明證也。

丑三,分二。

丑指林鐘,其長乃一尺中三分之二。筭法置一尺為實,以二乘之,以三除之,得林鐘正律長六寸六分六釐六毫六絲六忽六微六纎。

寅九分《八》。

寅即太蔟,其長乃一尺中九分之八。《筭法》:置一尺為實,以八乘之,以九除之,得太蔟正律長八寸八分八釐八毫八絲八忽八微八纎。下文放此,故不細解。

卯二十七分一十六。

卯指南呂,依法乘除,得南呂正律,長五寸九分二釐五毫九絲二忽五微九纎。

辰八十一分六十四。

辰即姑洗。依法乘除,得姑洗正律長七寸九分○一毫二絲三忽四微五纎。

巳,二百四十三分。一百二十八。

巳指應鐘,依法乘除,得應鐘正律,長五寸二分六釐七毫四絲八忽九微七纎。

午七百二十九分五百一十二。

午即「蕤賓。」 依法乘除,得蕤賓正律,長七寸○二釐三毫三絲一忽九微六纎。

未:二千一百八十七分一千○二十四。

未指大呂,依法乘除,得大呂半律,長四寸六分八釐二毫二絲一忽三微○。求正律,則倍之。

申,六千五百六十一分四千○九十六。

申即《夷則》。依法乘除,得《夷則》正律長六寸二分四釐二毫九絲五忽○七纎。

酉,一萬九千六百八十三分八千一百九十二。

酉指、夾鐘,依法乘除,「得夾鐘半律,長四寸一分六釐一毫九絲六忽七微一纎。」 求正律則倍之。

戌,五萬九千○四十九分三萬二千七百六十八。

戌即無射。依法乘除,得無射正律,長五寸五分四釐九毫二絲八忽九微五纎。

亥,一十七萬七千一百四十七分六萬五千五百三 十六。

亥指仲呂,依法乘除,得仲呂半律,長三寸六分九釐九毫五絲二忽六微三纎。求正律則倍之。陽律即本位,故曰「即某」 ;陰呂指其衝,故曰「指某。」 未、酉、亥。三位所得加一倍,是皆舊說,而學者須知也。臣按:此法歷代律家蓋多錯解,先臣何瑭始發明之,古人四法中,宜以此為首,元元本,本數始於一故也。

其一,上文已見,茲不復載,但載乘除所得之數,謂之 「舊法」,與《新法》並載之,參校同異云爾。

舊法:黃鐘長十寸。

整一百分

《林鐘》長六寸六分六釐六毫,有奇

太簇,長八寸八分八釐八毫。有奇

南呂長五寸九分二釐五毫。有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