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36 (1700-1725).djvu/10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右《舊史》:「王嬙,字昭君。漢元帝時,匈奴入朝,詔以嬙配 之,號閼氏。一說,漢元帝後宮既多,不得常見,乃使畫 工圖其形,案圖召幸宮人,皆賂畫工,多者十萬,少者 亦不減五萬。昭君自恃容貌,獨不肯與工人,乃醜圖 之,遂不得見。及後匈奴入朝,選美人配之。昭君之圖 當行,及入辭,光彩射人,悚動左右。天子方重失信外 國,悔恨不及。」窮案其事,畫工有杜陵毛延壽,為人形 醜好老少,必得其真;安陵陳敞、新豐劉白、龔寬,並工 狗馬,人形不逮延壽。下杜陽望樊青尢,善布,眾色皆 同日棄市,籍其資財。漢人憐昭君遠嫁,為作歌詩。始 武帝以江都王建女細君為公主,嫁烏孫王昆莫令 琵琶,馬上作樂,以慰其道路之思。其送明君亦然。晉 文王諱昭,故晉人改為明君。石崇有妓曰綠珠,善歌 舞,以此曲教之,而自製《王明君歌》,其文悲雅,「我本漢 家子」是也。《琴操》載:「昭君,齊國王穰女,端正閑麗,未嘗 窺看門戶。穰以其有異於人,求之者皆不與。年十七, 獻之元帝。元帝以地遠不之幸,以備後宮。積五六年, 帝每遊後宮,昭君常」怨不出。後單于遣使朝賀,帝宴 之,盡召後宮,昭君乃盛飾而至。帝問:「欲以一女賜單 于,誰能行者?」昭君乃越席請往。時單于使在旁,帝驚 恨不及。昭君至匈奴,單于大悅,以為漢與我厚,縱酒 作樂。遣使者報漢,送白璧一雙,駿馬十疋及珠寶之 類。昭君恨帝始不見遇,乃作《怨思之歌》。

子夜

右《舊史》云:晉有女子曰子夜,所作聲。至哀。晉武帝太 元中,琅琊王軻家有鬼歌之,後人作四時行樂之詞, 謂之《子夜四時歌》,吳聲也。

前溪歌

右晉車騎將軍沈玩所造舞曲也。

烏夜啼

右宋臨川王義慶造也。宋元嘉中,徙彭城王義康於 豫章郡,義慶時為江州,相見而哭。文帝聞而怪之,徵 還宅,義慶大懼。妓妾聞烏夜啼,叩齋閣云:「明日應有 赦。」及旦,改南兗州刺史,因作此歌。故其和云:「籠窗窗 不開,夜夜望郎來。」亦有《烏栖曲》,不知與此同否。

石城樂

右宋臧質所作也。《石城》在竟陵,質為竟陵守,于城上 眺矚,見群少年歌謠通暢,因而為之詞,云:「生長石城 下,開窗對城樓。城中美少年,出入相依投。」

莫愁

右出于《石城樂》。石城有女子名莫愁,善歌謠,故《石城 樂》和中復有《莫愁聲》。其辭曰:「莫愁在何處?莫愁石城 西。艇子打兩槳,催送莫愁來。」古歌亦有「莫愁洛陽女」, 與此不同。

襄陽

右宋隨王誕始為襄陽郡。元嘉末,仍為雍州刺史。夜 聞諸女歌謠,因為之詞,曰:「朝發襄陽城,暮至大隄宿。 大隄諸女兒,花艷驚郎目。」若裴子野《宋略》稱「晉安侯 劉道彥為雍州,有惠化,百姓歌之,謂之《襄陽樂》。」蓋非 此也。

以上樂府清商曲也。按蔡邕云:「清商曲,其詞不足采著」 ,其曲名有《出郭》《西門》《陸地》《行車》《夾鍾》《朱堂寢》《奉法》等五曲,非止王昭君等一說。清商曲,南朝舊樂也。永嘉之亂,中朝舊曲散落江右,無復宋、梁新聲。元魏孝文帝篡漢,收其所復南音,謂之「清商樂」 ,即此等是也。隋平陳,因置酒清商署,若《巴》《渝》《白紵》等曲皆在焉。

日重光 月重輪

右:為漢明帝樂人所作也。明帝為太子時,樂人作歌 詩四章,以贊太子之德。一曰《日重光》,二曰《月重輪》,三 曰《星重輝》,四曰《海重潤》。漢末喪亂,後二章亡。舊說云: 「天子之德,光明如日,規輪如月,光耀如星,霑潤如海。」 太子比德,故云重焉。

上《留田行》。《古今注》云:「上苗田。」 此云上留,蓋傳說之誤。未知孰是。

右舊說「上留」出地名。此地人有父母死,不字其孤弟 者,鄰人為弟作《悲歌》,以諷其兄,因以地名為曲,蓋漢 代人也。

《相逢》「狹路間行。」亦曰:《長安有狹斜行》。

右古詞「相逢狹路間,道隘不容車」,其說已具《雞鳴》篇。

豔歌行

右《古詞》:「翩翩堂前燕,冬藏夏來見。」言燕尚冬藏夏來, 兄弟乃流宕在他縣,主人婦為綻衣服,其夫見而疑 之。

《怨歌行》。一曰《怨詩行》。

右古詞:「為君既不易,為臣良獨難。」言周公推心輔政, 二叔流言,致有雷雨拔木之變。梁簡文帝十五頗有 餘,自言姝豔,而以讒見毀。又曰「持此傾城貌,翻為不 肖軀。」與古文意同辭異。班婕妤《紈扇詩》,亦云《怨歌行》, 不知與此同否。

飲馬長城窟行

右古詞:「青青河邊草,綿綿思遠道,傷良人,流蕩不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