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5 (1700-1725).djvu/4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大定十六年奉旨,「世祖、太宗忌辰一體奉奠。」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按禮志云云。

大定十八年,太祖忌辰,有司請罷列聖預祭。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大定十八年八月, 太祖忌辰,世祖、太宗同在一處致祭,有司言「歷代無 一聖忌辰,列聖預祭之典。擬議間,敕遣太子一位行 禮,并就祭功臣。」

大定二十一年,睿宗忌辰,更定《儀禮》。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大定二十一年五 月十二日。睿宗忌辰。有司更定儀禮。前一日。宣徽院 設御幄於天興殿門外稍西。至日質明。皇太子親王 百官具公服。於衍慶宮門外立班奉迎。皇帝乘馬。至 衍慶宮門外下馬。二宣徽使前導。步入宮門稍東。皇 帝乘輦。繖扇侍衛如常儀。至天興殿門外稍西。皇帝 降」輦,入幄次,簾降。典贊儀引皇太子,閤門引親王、宰 執四品以上官由偏門入,至於殿庭左右,分班立定。 二宣徽使導皇帝由天興門、正門入,自東階升殿,詣 褥位立定。皇太子已下官合班,五品以下班於殿門 外。宣徽使奏:「請皇帝先再拜,請詣侍神位立。俟有司 置香案、酒桌訖,請詣褥位」,又再拜三上香,奠酒,復位, 再拜。皇太子以下皆陪拜。再奏「請詣稍東侍神位立。」 典贊儀引皇太子升殿赴褥位,先兩拜,奠酒,再兩拜, 降復褥位。次閤門引終獻官、趙王上殿行禮。宣徽使 奏請皇帝詣褥位,再兩拜,皇太子以下官皆再拜。禮 畢,百官依前分班立。皇帝出殿門外,入幄次,簾降、更 衣,引皇太子以下官出宮門外立班。皇帝乘輦至宮 門,稍東,降輦,步出宮門外,上馬還宮,導從侍衛如來 儀。皇太子以下官,俟車駕行,然後退。

大定二十六年,定「擬內外祖廟忌辰奠祭禮。」

按《金史世宗本紀》不載。按《禮志》:「大定二十六年以 內外祖廟不同,定擬太廟每歲五享山陵、朔望、忌辰 及節辰祭奠並依前代典故外,衍慶宮自來車駕行 幸,遇祖宗忌辰,百官行禮,并諸京祖廟節辰、忌辰、朔 望拜奠,雖無典故,參酌恐合依舊,以盡崇奉之意。從 之。」

章宗明昌元年定忌日給假制

按《金史章宗本紀》:明昌元年春三月丁丑,制「內外官 并諸局承應人,遇祖父母、父母忌日,並給假一日。」 明昌五年,以宣獻皇后忌辰,樂縣而不作。

按《金史章宗本紀》:「明昌五年春正月己巳,初用唐、宋 典禮,皇后忌辰皆廢務。戊戌,祭社稷。以宣獻皇后忌 辰,用熙寧祀儀樂,縣而不作。」

泰和三年十二月辛亥詔諸親王公主每歲寒食十月朔聽朝謁興裕二陵忌辰亦如之

按《金史章宗本紀》云云。

宣宗興定元年顯宗太祖忌日俱謁奠於啟慶宮

按《金史宣宗本紀》。興定元定六月乙卯。顯宗忌日。謁 奠於啟慶宮。八月癸酉。太祖忌日。謁奠於啟慶宮。 興定五年。春正月丁亥。世宗忌日。謁奠於啟慶宮 按《金史宣宗本紀》云云。

元光元年春正月辛亥世宗忌辰謁奠於啟慶宮

按《金史宣宗本紀》云云。

元光二年。春正月乙巳。世宗忌日。謁奠於啟慶宮 按《金史宣宗本紀》云云。

元制,「忌辰用牲,祭官便服行三獻禮,加薦用羊羔、炙 魚、饅頭。」子西域湯餅、圜米粥、砂糖飯羹。 按《元史祭祀志》云云。

成宗元貞元年春正月壬戌以國忌即大聖壽萬安寺飯僧七萬

按:《元史成宗本紀》云云。

泰定帝泰定元年九月乙巳昭獻元聖皇后忌日修佛事飯僧萬萬人

按《元史泰定帝本紀》云云。

文宗天曆二年以武宗忌辰預修佛事

按《元史文宗本紀》。「天曆二年十二月甲辰。以明年正 月武宗忌辰。命高麗漢僧三百四十人。預誦佛經二 藏於大崇恩福元寺。」

順帝元統二年夏四月乙酉中書省臣言佛事布施費用太廣請除累朝期年忌日之外餘皆罷從之

按:《元史順帝本紀》云云。

明制,「帝后忌辰朝儀俱變服,不鳴鐘鼓,諸陵亦皆設 祭。」

按《明會典》,「帝后忌辰,仁祖淳皇帝,四月十六日;淳皇 后,四月二十二日。太祖高皇帝,五月初十日。孝慈高 皇后,八月初十日。成祖文皇帝,七月十八日。仁孝文 皇后,七月初四日。仁宗昭皇帝,五月十二日。誠孝昭 皇后,十月十八日。宣宗章皇帝,正月初三日。孝恭章 皇后,九月初四日。英宗睿皇帝,正月十七日。孝莊睿」 皇后,六月二十六日。憲宗純皇帝,八月二十二日。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