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5 (1700-1725).djvu/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官會哀。時纂嚴,朝議疑戎服臨會。祠部郎何佟之議: 羔裘元冠不以弔,理不容以兵服臨喪。宋泰始二年, 孝武大祥之日,于時百僚入臨,皆于宮門變戎服,著 衣帢,入臨畢,出外還襲戎衣。從之。」

梁制,小輿,形似軺車,金裝漆畫,但施八橫。元正大會, 乘出上殿。西堂舉哀亦乘之,行則從後。一名「輿車。」 《單衣》白帢,以代古之疑衰。皮弁為弔服,為群臣舉哀 臨喪則服之。

按《梁書》不載 按《隋書禮儀志》云云。

武帝天監五年皇太子為貴嬪母喪舉哀別第

按《梁書武帝本紀》,不載。 按《隋書禮儀志》,「天監五年, 貴嬪母車喪,議者疑其儀。明山賓以為貴嬪既居母 憂,皇太子出貴嬪別第一舉哀,以申聖情,庶不乖禮。」 帝從之。

高祖永定二年江陰王薨詔遣太宰弔祭司空監護喪事

按:《陳書高祖本紀》云云。

永定三年六月辛丑,故司空周文育之柩至自建昌。 壬寅,高祖素服哭于東堂。

按:《陳書高祖本紀》云云。

北魏

孝文帝太和十五年帝為高麗王璉舉哀于城東行宮

按《魏書孝文帝本紀》云云。 按《禮志》,「太和十五年,高 麗王死。十二月詔曰:『高麗王璉守蕃東隅,累朝貢職, 年踰期頤,勤德彌著。今既不幸,其赴使垂至,將為之 舉哀。而古者同姓哭廟,異姓隨其方,皆有服制。今既 久廢,不可卒為之衰。且欲素委貌,白布深衣,于城東 為盡一哀,以見其使也。朕雖不常識此人,甚悼惜之。 有司可申敕,備辦事如別儀』。」

太和十九年為太師馮熙舉哀于行在。

按《魏書孝文帝本紀》:太和十九年:「春三月戊子,太師 馮熙薨。夏四月庚子,車駕幸彭城。癸丑,帝為太師馮 熙舉哀于行在所。」

北齊

後齊河清中,改易舊物,著令定制:「乘輿東西堂舉哀, 服白帢,皇太子為宮臣舉哀,白帢單衣,烏皮履。未加 元服則素服。」

按《北齊書》。不載 按《隋書禮儀志》云云。

北周

《後周帝后及諸侯已下弔服》各有其制。

按《北周書》,不載 按《隋書禮儀志》:「後周設司服之官, 掌皇帝十二服。其弔服錫衰以哭,三公緦衰以哭,諸 侯疑衰以哭;大夫皆素弁環絰。」其弔服,諸侯於其 卿大夫,錫衰;同姓,緦衰;於士,疑衰。其當事則弁絰,否 則皮弁。公孤卿大夫之弔服,錫衰弁絰。皮弁亦如士 之弔服,疑衰素裳。當事弁絰,否則徒弁。皇后之弔 服:為妃、嬪、三公之夫人、孤卿內子之喪,錫衰;為諸侯 夫人之喪,緦衰;為媛御婉;及大夫孺人、士之婦人之 喪,疑衰。皆吉,笄無首。諸侯之夫人及三妃與三公之 夫人已下,凶事,則五衰。其弔諸侯夫人於卿之內子、 大夫孺人,錫衰;於已之同姓之臣,緦衰;於士之婦人, 疑衰。皆吉,笄無首。其三妃已下及媛、三公夫人已下 及孺人,其弔服錫衰。御婉及士之婦人弔服,疑衰、疑 「衰」同《笄》。

高祖開皇 年定臨弔諸臣服制

按《隋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禮儀志》:「高祖初即位,將 改周制,下詔集通儒詳議,定令採用東齊之法。乘輿 白帢、白紗單衣,烏皮履,舉哀則服之。」臨臣之喪,三品 已上服錫衰;五等諸侯緦衰,四品已下疑衰。皇太子 白帢單衣,烏皮履,為宮臣舉哀則服之。臨弔三師、三 少,則錫衰。宮臣四品已上緦衰,五品已下疑衰。 開皇二年「使使弔於陳。」

按:《隋書高祖本紀》,開皇二年:「春正月庚申,陳宣帝殂, 夏六月甲申,使使弔於陳。」

唐制,禮部郎中、員外郎及鴻臚寺卿掌弔事。

按《唐書目官志》:「禮部郎中、員外郎,凡出蕃冊授、弔贈 者,給衣冠。皇親三等以上喪,舉哀,有司帳具給食。」 鴻臚寺卿。「皇帝皇太子、為五服親及大臣、發哀臨弔、 則卿贊相」

高祖武德四年始著臨弔輿服之制

按《唐書高祖本紀》,不載。 按《車服志》,武德四年始著 車輿衣服之令。天子之車曰「四望車」者,拜陵臨弔所 乘也,制如安車,青油纁,朱裏通幰,朱絲絡網。皇后之 車六四望車者,拜陵弔喪所乘也。青油纁,朱裏通幰, 皇太子之車三四望車者,臨弔所乘也。金飾末,紫油 纁,朱裏通幰,天子之服十四。白帢者,臨喪之服也。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