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5 (1700-1725).djvu/2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踊塗後乃不踊,未知是否?

大夫士若君不戒而往,不具殷奠,君退必奠。

陳註以君之來告於死者,且以為榮也。

《奔喪》

哭父之黨於廟,母妻之黨於寢,師於廟門外,朋友於 寢門外,所識於野,張帷。「凡為位不奠。」

陳註《檀弓》云:「師吾哭諸寢。」又云:「有殯,聞遠兄弟之喪,哭於側室。若無殯,則在寢矣。」舊說,異代之禮,所以不同,不然,記者所聞或誤歟? 鄭氏曰:「不奠,以其精神不存乎」是也。大全嚴陵方氏曰:「廟者,神之所居,有尊之道,故哭父之黨於廟;寢者,人之所居,有親之道,故哭母妻之黨於寢。師以道之尊而有別於父,故於廟門外;朋友以德之親而有別於母、妻,故於寢門外。所識則非親,特與之相識而已,故於野以示其遠焉。」 張子曰:「為位者,為哭位也。然亦有神位不奠者,奠則久奠也,在他所則難」為久奠。《喪禮》則於殯常奠,喪不剝奠,為其久設也,脯醢之奠則易之。又曰「為位不奠」,謂之不祭則不可,但恐不如喪奠以新易舊,如此久設也。

所識者弔,先哭于家而後之墓,皆為之成踊,從主人 北面而踊。

陳註己所知識之人,死而往弔之,時已在葬後矣。必先哭于其家者,情雖由於死者,而禮則施于生者故也。主人墓在西向,賓北面,向墓而踊,固賓主拾之,然必主人先而賓從之,故曰「從主人」也。言「皆」者,必于家、于墓皆踊也。

《荀子》

《大略》

君於大夫,「三問其疾,三臨其喪。於士,一問一臨。」諸侯, 非問疾弔喪,不之臣之家。

《太平御覽》

《賀循喪服要記》

始弔、朝服,元端之服也。「皮弁絰」,素弁而加環絰也。始 死而往朝服者,主人未變,賓未可以變也。

古之弔者,皆因朝夕哭而入弔。「賓至,主人即出中門 外,西面北上拜。賓入門,即位於堂下,當階西面。賓即 位,皆哭。哭止,主拜之。」

大夫弔於大夫,始死而往,朝服裼裘,如吉時也。當斂 之時而至,則弁絰,服皮弁之服,以襲裘也。主人成服 而往,則皮弁絰而加錫衰也。大夫於士,有朋友之恩, 乃得弁絰。

《謝茲喪服圖》

《天王》弔三公及三孤,弁絰錫衰。弔六卿,弁絰錫衰。弔 大夫,弁絰疑衰。弔士,弁絰緦衰。弔畿內諸侯,弁絰緦 衰。

《皇覽逸禮》

「君使大夫弔於國君,禮錫衰,衰裳弁絰,有絰焉。下大 夫為介亦如之。士介者、將命者,緦麻裳弁絰,異姓葛, 同姓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