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5 (1700-1725).djvu/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一百三十二卷目錄

 弔哭部彙考一

  周總一則

  漢高祖一則

  後漢總一則 明帝永平一則 殤帝延平一則

  魏明帝太和一則

  晉武帝咸寧一則 太康一則

  宋武帝永初一則

  南齊總一則 海陵王延興一則

  梁總一則 武帝天監一則

  陳高祖永定二則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則

  北齊總一則

  北周總一則

  隋高農開皇二則

  唐總一則 高祖武德一則 元宗開元一則

  後唐明宗天成一則

禮儀典第一百三十二卷

弔哭部彙考一

周制,「弔臨諸臣及主人受弔儀。」

按:《周禮天官宰夫》:「凡邦之弔事,掌其戒令。」

鄭康成曰:「《弔事》,弔諸侯、諸臣也。」

大府,凡邦國之貢,以待弔用。

鄭康成曰:「此《九貢》之財所給給弔用、給凶禮之五事。」

世婦掌弔臨于卿大夫之喪。

鄭康成曰:「王使往弔 。」 賈氏曰:「『『案《司服》,公卿大夫皆王親弔之』,此又使世婦者,蓋使世婦致禮物。但弔是大名,雖致禮亦名為弔。是以《大僕》云:『掌三公六卿之弔勞』。注云:『致禮同名為弔』。是其事也 』。王氏曰:『世婦視大夫,故使弔臨于卿大夫之喪』。」

女御從《世婦》而弔于卿大夫之喪。

鄭康成曰:「從之數,蓋如使者之介云 。」 賈氏曰:「世婦象大夫,女御象元士,但介數依命數為差,則王之大夫四命,世婦之從亦四人。」

《春官·大宗伯》,「朝覲會同,則為上相。王哭諸侯亦如之。」

鄭康成曰:「哭諸侯者,為薨于國,為位而哭之。《檀弓》曰:『天子哭諸侯也,爵弁絰緇衣 』。」 胡康侯曰:「周制,王哭諸侯,則大宗伯為上相,司服為王制緦麻,宰夫為掌邦之弔事戒令與其幣器財用,是王者所以懷諸侯。」

《鬯人》:「凡王弔臨,共介鬯。」

鄭康成曰:「以尊適卑曰臨,《春秋傳》曰:『照臨敝色』。」 鄭鍔曰:「《禮記》所謂『臨諸侯,畛于鬼神,曰有天王某』是也。王或親弔諸臣之喪,或適四方,舍于諸侯祖廟之時,雖曰至尊,于人之祖先,神明有所不敢忽,使介執鬯以禮之,鬯人共介鬯,王亦未嘗親摯,所謂天子無摯也。」

《司服》:「凡弔事,弁絰服。」

鄭康成曰:《論語》曰:「羔裘元冠不以弔。弁絰者,如爵弁而素,加環絰。」

《內宗》:「王后有事,則從大喪,序哭者哭諸侯亦如之。」

賈氏曰:「此諸侯來朝,薨於王國,王為之緦衰者,若《檀弓》云『以爵弁純衣哭諸侯』。」 謂薨於本國,王遙哭之,則婦人不哭,婦人無外事。

凡卿大夫之喪,掌其弔臨。

鄭康成曰:「王后弔臨諸侯而已,是以言『掌卿大夫云 』。」 《王氏》曰:「『《世婦》言掌弔臨於卿大夫之喪,則王或使焉乃往』。《內宗》言『凡卿大夫之喪掌其弔臨』,則凡喪皆往,亦同族故也。」

喪祝,「王弔,則與巫前。」

鄭司農曰:「喪祝與巫以桃茢執戈在王前。《檀弓》曰:『君臨臣喪,以巫祝桃茢執戈,惡之也,所以異於生也』。《春秋傳》曰:『楚人使公親襚,公使巫以桃茢先祓殯,楚人弗禁,既而悔之』。君臨臣喪之禮,故悔之。」

男巫,王弔,則與祝前。

鄭康成曰:「巫祝前王也 。」 賈氏曰:「《喪祝》云:『王弔,則與巫前二官俱在王前也 』。」 李嘉會曰:「王弔,祝可往也,巫何與焉?祝則以辭,巫則用桃茢以除害也。」

女巫,若王后弔,則與祝前。

鄭康成曰:「女巫與祝前后,如王禮 。」 賈氏曰:「與《天官》女祝前后也。」

《典路》:「凡會同軍旅,弔于四方,以路從。」

《易》氏曰:「為因會同賓客而行弔事。」

《夏官·大司馬》:「王弔勞士庶子,則相。」

鄭康成曰:「師敗,王親弔士庶子之死者,勞其傷者,則相王之禮。庶子,卿大夫之子從軍者,或謂之庶士 。」 鄭鍔曰:「士庶子,宿衛王宮者也。王親征則從王在軍而屬司馬,有死者,王親弔之,司馬相其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