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15 (1700-1725).djvu/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經濟彙編禮儀典

 第一百三十三卷目錄

 弔哭部彙考二

  遼總一則 太宗天顯一則 會同一則 穆宗應曆四則 景宗保寧一則 聖宗統和

  二則

  宋太祖建隆一則 太宗太平興國一則 真宗咸平一則 大中祥符二則 景德一則

   天禧一則 仁宗天聖一則 明道一則 慶曆二則 嘉祐一則 高宗紹興一則 理

  宗寶慶一則

  金熙宗皇統一則 衛紹王至寧一則

  明太祖洪武二則

 弔哭部彙考三

  禮記曲禮 檀弓 曾子問 文王世子 玉藻 喪服小記 少儀 雜記 喪大記

   奔喪

  荀子大略

  太平御覽賀循喪服要記 謝茲喪服圖 皇覽逸禮

禮儀典第一百三十三卷

弔哭部彙考二

遼制,弔臨輿服之制。

按《遼史儀衛志》:「漢輿四望車,一名明遠車,拜陵臨弔 則用之。金飾青油纁,朱裏,通幰,駕牛。餘同安車,皇太 子四望車,弔臨用之。金飾紫油纁,通幰,駕一馬。」

太宗天顯八年唐主嗣源殂九年唐遣使告哀即日遣弟弔祭

按《遼史太宗本紀》云云。

會同五年晉來告哀遣使往弔

按《遼史太宗本紀》:會同五年:六月「乙丑,晉主敬瑭殂。 戊辰,晉遣使告哀,輟朝七日。庚午,遣使往晉弔祭。秋 七月庚寅,晉遣金吾衛大將軍梁言、判四方館事朱 崇節來謝。丁未,晉遣使以祖母哀來告。八月癸酉,遣 天成軍節度使蕭拜石弔祭於晉。十二月癸亥,晉遣 使來謝。」

穆宗應曆元年九月以世宗憂告哀於漢十一月漢周南唐各遣使來弔

按《遼史穆宗本紀》:「天祿五年九月癸亥,世宗遇害。丁 卯,即皇帝位,改元應曆。是月,遣劉承訓告哀於漢。冬 十一月,漢、周、南唐各遣使來弔。」

應曆五年十一月乙未朔,漢主崇殂子承鈞遣使來 告,且求嗣立,遣使弔祭,遂封冊之。

按《遼史穆宗本紀》云云。

應曆十六年。十月庚辰。漢主有母喪。遣使賻弔 按《遼史穆宗本紀》云云。

應曆十八年秋七月辛丑,漢主承鈞殂,子繼元立來 告,遣使弔祭。

按《遼史穆宗本紀》云云。

景宗保寧八年十一月丙子宋主匡引殂其弟炅自立遣使來告辛卯遣郎君王六撻馬涅木古等使宋弔慰

按《遼史景宗本紀》云云。 按《禮志》。宋使告哀儀。皇帝 素冠服。臣僚皂袍綎帶。宋使奉書右入丹墀內立。西 上閤門使右階下殿受書匣上殿欄內鞠躬。奏封全。 開封於殿西案授宰相讀訖。皇帝舉哀。舍人引使者 右階上欄內俛跪。附奏起居訖。俛興立。皇帝宣問「南 朝皇帝聖躬萬福。」使者跪奏「來時皇帝聖躬萬福。」起 退。舍人引使者右階下殿,於丹墀西,面東鞠躬。通事 舍人通使者名某祗候見,再拜。不出班,奏聖躬萬福, 再拜。出班謝面天顏,再拜。又出班謝遠接、撫問、湯藥, 再拜。贊祗候引出就幕次宣賜衣物,引從人入,通名 拜,奏「聖躬萬福。」出就幕賜衣,如使者之儀。又引使者 入,面殿鞠躬,贊「謝恩」,再贊有敕賜宴,再拜。贊祗候出 就幕次宴。引從人謝恩、拜敕、賜宴皆如初。宴畢歸館。

聖宗統和十五年高麗遣韓彥敬奉幣弔越國公主之喪

按《遼史聖宗本紀》云云。

統和二十八年,宋、夏、高麗遣使來弔皇太后之喪 按《遼史聖宗本紀》:「統和二十七年十二月,皇太后崩 於行宮,遣使報哀於宋。」夏高麗二十八年二月丙戌, 宋遣王隨王儒等來弔祭,己亥,高麗遣魏守愚等來 弔祭 按《禮志》:宋使祭奠弔慰儀:「太皇太后至菆塗 殿服喪服,太后於北間南面垂簾坐,皇帝於南間北 面坐。」宋使至幕次,宣「賜素服皂帶更衣」訖,引南北臣 僚入班立定,可矮敦以下並上殿,依位立。先引祭奠 使副捧祭文南洞門入,殿上下臣僚舉哀,至丹墀立 定。西上閤門使自南階下受祭文,上殿啟封,置於香 案。哭止,祭奠禮物列殿前。引使副南階上殿,至褥位 立,揖,再拜。引太使近前上香,退,再拜。太使近前跪捧 臺琖,進奠酒三,教坊奏樂,退,再拜揖。中書二舍人跪 捧祭文,引太使近前俛伏跪,讀訖,舉哀。引使副下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