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7 (1700-1725).djvu/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所誣,衍懼禍,自表離婚。賈后既廢,有司奏衍曰:『衍與 司徒梁王彤書,寫呈皇太子,手與妃。及衍書,陳見誣』』」 之狀,彤等伏讀,辭旨懇惻。「衍備位大臣,應以義責也。 太子被誣得罪,衍不能守死善道,即求離婚。得太子 手書,隱蔽不出,志在苟免,無忠謇之操,宜加顯責,以 厲臣節,可禁錮終身。」從之。

《愍懷太子傳》:「初,賈后母郭槐欲以韓壽女為太子妃, 太子亦欲婚韓氏以自固,而壽妻賈午及后皆不聽, 而為太子聘王衍小女惠風。太子聞衍長女美,而賈 后為謐聘之,心不能平,頗以為言。」

《趙王倫傳》:「孫秀子會,年二十,為射聲校尉,尚帝女河 東公主。公主母喪未期,便納聘禮。會形貌短陋,奴僕 之下者,初與富室兒于城西販馬,百姓忽聞其尚主, 莫不駭愕。」

《張輔傳》:「梁州刺史楊欣有姊喪,未經旬,車騎長史韓 預強聘其女為妻。輔為中正,貶預以清風俗,論者稱 之。」

《五行志》:「元康中,梁國女子許嫁,已受禮聘,尋而其夫 戍長安,經年不歸。女家更以適人,女不樂行,其父母 逼彊,不得已而去。尋得病亡。後其夫還,問其女所在, 其家具說之。其夫逕至女墓,不勝哀情,便發冢開棺, 女遂活,因與俱歸。後婿聞知,詣官爭之,所在不能決。 祕書郎王導議曰:『此是非常事,不得以常禮斷之,宜 還前夫』。」朝廷從其議。

《劉頌傳》:初,頌嫁女臨淮陳矯,矯本劉氏子,與頌近親, 出養於姑,改姓陳氏。中正劉友譏之,頌曰:「舜後姚虞 陳田,本同根系,而世皆為婚,禮律不禁。今與此同義, 為婚可也。」友方欲列上,為陳騫所止,故得不劾。頌問 明法掾陳默、蔡畿曰:「鄉里誰最屈?」二人俱云劉友屈。 頌作色呵之,畿曰:「友以私議冒犯明府為非,然鄉里」 公論稱屈。

《世說新語》:「王戎儉恡,其從子婚,與一單衣,後便責取。 戎女適裴頠,貸錢數萬。女歸,戎色不說,女遽還錢,乃 釋然。」

王汝南少無婚,自求郝普女。司空以其癡,會無婚處, 任其意,便許之。既婚,果有令姿淑德,生東海,遂為王 氏母儀。或問汝南「何以知之?」曰:「嘗見井上取水,舉動 容止不失常,未嘗忤觀,以此知之。」

《冊府元龜》:衛玠為太子洗馬。懷帝時以天下大亂,扶 輿母至江夏。玠妻先亡,征南將軍山簡敬之,甚相欽 重。簡曰:「昔戴叔鸞嫁女,惟賢是與,不問貴賤,況衛氏 權貴門戶,令望之人才。」於是以妻焉。

《晉書劉聰載記》:聰后呼延氏死,將納其太保劉殷女, 其弟乂固諫,聰更訪之於太宰劉延年、太傅劉景。景 等皆曰:「臣嘗聞太保自云周劉康公之後,與聖氏本 源既殊,納之為允。」聰大悅,使其兼大鴻臚李弘拜殷 二女為左右貴嬪,位在昭儀上。又納殷女孫四人為 貴人,位次貴嬪。謂弘曰:「此女輩皆姿色超世,女德冠 時。且太保於朕,實自不同,卿意安乎?」弘曰:「太保裔自 有周,與聖源實別,陛下正以姓同為恨耳。且魏司空 東萊王基,當世大儒,豈不達禮乎!為子納司空太原 王沉女,以其姓同而源異故也。」聰大悅,賜弘黃金六 十斤,曰:「卿當以此意諭吾子弟輩。」於是六劉之寵,傾 於後宮。

《索紞傳》:紞惟以占夢為無悔吝,乃不逆問者,孝廉令 狐策,夢立冰上,與冰下人語,紞曰:「冰上為陽,冰下為 陰,陰陽事也。士如歸妻,迨冰未泮,婚姻事也。君在冰 上,與冰下人語,為陽語陰,媒介事也。君當為人作媒, 冰泮而婚成。」策曰:「老夫耄矣,不為媒也。」會太守田豹 因策為子求鄉人張公徵女,仲春而成婚焉。

《世說新語》:王文度弟阿智惡,乃不翅,當年長而無人 與婚。孫興公有一女,亦僻錯,又無嫁娶理。因詣文度 求見阿智。既見,便陽言:「此定可,殊不如人所傳,那得 至今未有婚處?我有一女,乃不惡,但我寒士,不宜與 卿計,欲令阿智娶之。」文度欣然而啟藍田云:「興公向 來,忽言欲與阿智婚。」藍田驚喜。既成婚,女之頑嚚,欲 過阿智,方知興公之詐。

諸葛恢大女適太尉庾亮兒,次女適徐州刺史羊忱 兒。亮子被蘇峻害,改適江虨。恢兒娶鄧攸女。於時謝 尚書求其小女婚,恢乃云:「羊、鄧是世婚,江家我顧伊, 庾家伊顧我。不能復與謝裒兒婚。」及恢亡,遂婚。於是 王右軍往謝家看新婦,猶有恢之遺法,威儀端詳,容 服光整。王歎曰:「我在遣女,裁得爾耳。」

諸葛令女庾氏婦,既寡,誓云不復重出。此女性甚正 彊,無有登車理。恢既許江思元婚,乃移家近之。初誑 女云宜徙,於是家人一時去,獨留女在後,比其覺,已 不復得出。江郎暮來,女哭詈彌甚,積日漸歇。江虨暝 入宿,恆在對床上。後觀其意轉帖,虨乃詐厭,良久不 悟,聲氣轉急。女乃呼婢云:「喚江郎覺。」江於是躍來就 之曰:「我自是天下男子,厭,何預卿事而見喚耶?既爾 相關,不得不與人語。」女默然而慚,情義遂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