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7 (1700-1725).djvu/2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父子親,父子親,然後義生,義生然後禮作,禮作然後 萬物安。無別無義,禽獸之道也。

「摯所奠鴈」,言不敢相褻也。人倫有別,則氣性醇。禽獸言聚,麀之亂類也。章,明也。婿親迎入門,而先奠鴈,然後與婦相見,是先行敬,以明夫婦。禮有分別,不妄交親。集說馬氏曰:「男子親迎而男先於女者,剛先於柔之意也,豈獨昏姻之際如此?至於天地君臣,其義一也。天則造始而地則代終,君主乎倡而臣主乎和」嚴陵方氏曰:「『婿奠鴈乃與婦相見,所以敬章其有別之道,章則所以明之表。《記》曰:『無辭不相接也,無禮不相見也』,欲民之毋相褻也』。正謂是矣。男女有別,則夫婦之道成,夫婦之道成,然後可以傳世,故有父子之親焉。」上言「父子親」,則知下言「義生者,謂君臣也。君臣之義,上下之分而已。故義生然後禮作,禮作則上不偪下,下不僭上,故萬物安也。」其序與《繫辭》所言合。凡此所言,不過有別有義而已。人之所以異於禽獸者,其以是歟?禽獸有牝牡之合,而無內外之別;有生育之愛,而無上下之義。故曰:「無別無義,禽獸之道也。」馬氏曰:「摯者交接之際,所以致敬。人之私褻,莫甚於衽席之上。男女之際,不可不正,執摯相見,所以敬章別也。」父子相親,出於天性自然,而曰「男女有別,然後父子親,何也?蓋男女無別於內,則夫婦之道喪,而淫辟之罪多,雖父子之親亦不可得」而親之也。男女有別,然後父子有相親之恩,父子有相親之恩,則必有相親之義,故義生焉。非特父子之親如此,推而至於朋友、兄弟、君臣、上下之際皆有義,則粲然有文以相接,故曰「義生然後禮作」,禮作而貴賤有等,上下有分,此萬物所以安也。自父子相親,推而至於萬物安,皆起於男女有別,則衽席之上,不可以不戒也。哀公問政,孔子曰:「夫婦別,父子親,君臣嚴,三者正,則庶物從之矣。」與此同意。

陳注先,謂倡道之也。執摯,奠鴈也。行敬以明其有別,故云「《敬章》別」也。有別則一本而父子親,親親之殺則義生禮作而萬物各得其所矣。

「婿親御授綏」,親之也。親之也者,親之也。敬而親之,先 王之所以得天下也。出乎大門而先,男帥女,女從男, 夫婦之義由此始也。婦人,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從 夫,夫死從子。夫也者,夫也。夫也者,以知帥人者也。

「親之也」者,親之也。言己親之,所以使之親己先王,若太王、文王「出乎大門而先」者,車居前也。從,謂順其教令。夫之言丈夫也。夫或為傅。案《昏禮》「婦降自西階,婿親御婦車授綏。」是婿親御授綏也。婿御婦車授綏,欲親愛於婦,令婦之親己也。集說嚴陵方氏曰:「親御授綏,固所以親之,然必親迎親御,亦所以敬之也。敬所以為義,親所以為仁,先王之所以得天下者,仁義而已。」馬氏曰:「婦人女子,近之則不遜,故不可以不敬之;遠之則怨,故不可以不親之。敬之者禮也,親之者仁也。愛與敬,先王之所以御婦之道也。二女嬪于虞,文王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此先王所以得天下也。夫主於義,故有所帥無所從。婦主於聽,故有所從無所帥。夫婦之道,其大概不出於此,故出乎大門而先,男帥女,女從男,夫婦之端,基之於此也。婦者,恆其德者也,有三從之義,無一違之禮,故幼從父兄,嫁從夫,夫死從子。夫者,制義者也。制人而不制於人,故曰「知帥人者也。」知帥人,則非所謂「不恆其德」,而「從婦,凶」也。

陳注親御婦車而授之綏,是親愛之義也。親之乃可使之親己,故曰:「親之也者,親之也。」太王爰及姜女,文王親迎于渭,皆是敬而親之之道,以至於有天下,故曰「先王之所以得天下也。」大門,女家之門也。先婿車在前也。女從男婦車隨之也。夫也者,丈夫也。丈夫者,以才智帥人者也。

《元冕,齋戒》,鬼神陰陽也。將以為社稷主,為先祖後,而 可以不致敬乎?

陳注服元冕而致齋戒,是事鬼神之道。鬼者,陰之靈,神者,陽之靈,故曰:「鬼神陰陽也。」今昏禮者,蓋將以主社稷之祭祀,承先祖之宗廟也,可不以敬社稷與先祖之禮敬之,而元冕齋戒乎?

「共牢而食」,同尊卑也。故婦人無爵,從夫之爵,坐以夫 之齒。器用陶匏,尚禮然也。三王作牢用陶匏。厥明,婦 盥饋。舅姑卒食,婦餕餘,私之也。舅姑降自西階,婦降 自阼階,授之室也。

陶匏,大古之禮器也。大古無共牢之禮,三王之世作之,而用大古之器,重夫婦之始也。私之,猶言恩也。授之室,明當為家事之主也。共牢之時,俎以外,其器但用陶匏。陶是無飾之物,匏非人功所為,乃貴尚古禮之自然也。厥,其也。厥明,謂共牢之明日也。明日,婦乃盥饋特豚,舅姑食竟,以餘食賜婦,食餘曰餕。此示舅姑相恩私之義。案《昏禮》既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