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5 (1700-1725).djvu/13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去,無禮者至;君若好禮,則有禮者至,無禮者去。」公曰: 「善。請易衣革冠,更受命。」晏子避走,立乎門外。公令人 糞灑改席,召衣冠以迎晏子。晏子入門,三讓升階,用 三獻焉。嗛酒嘗膳,再拜告饜而出。公下拜,送之門,反 命撒酒去樂,曰:「吾以彰晏子之教也。」

景公與晏子立曲潢之上,望見齊國,問《晏子》曰:「後世 孰將踐有齊國者乎?」晏子對曰:「非賤臣之所敢議也。」 公曰:「胡必然也?得者無失,則虞、夏常存矣。」晏子對曰: 「臣聞見,足以知之者,智也;先言而後當者,惠也。夫智 與惠,君子之事,臣奚足以知之乎?雖然,臣請陳其為 政。君強臣弱,政之本也;君唱臣和,教之隆也;刑罰在 君民之紀也。今夫田無宇,二世有功于國,而利取分 寡,公室兼之,國權專之,君臣易施,能無衰乎?嬰聞之, 臣富主亡。由是觀之,其無宇之後,無幾齊國,田氏之 國也。嬰老,不能待公之事;公若即世,政不在公室。公 曰:『然則奈何』?」晏子對曰:「維禮可以已之。其在禮也,家 施不及,國民不懈,貨不移,工賈不變,士不濫,官不諂 大夫不收公利。」公曰:「善。今知禮之可以為國也?」對曰: 「禮之可以為國也久矣,與天地並立,君令臣忠,父慈 子孝,兄愛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婦聽,禮之經也。君令 而不違,臣忠而不二,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愛而友, 弟敬而順,夫和而義,妻柔而貞,姑慈而從,婦聽而婉, 禮之質也。」公曰:「善哉!寡人迺今知禮之尚也。」晏子曰: 「夫禮,先王之所以臨天下也,以為其民,是故尚之。」 景公登射,晏子修禮而侍。公曰:「選射之禮,寡人厭之 矣。吾欲得夫勇力士,與之圖國。」晏子對曰:「君子無禮, 是庶人也;庶人無禮,是禽獸也。夫勇多則弒其君,力 多則殺其長,然而不敢者,維禮之謂也。禮者所以御 民也,轡者,所以御馬也。無禮而能治國家者,嬰未之 聞也。」景公曰:「善。」迺飾射,更席以為上客,終日問禮。 晏子使魯仲尼命門弟子往觀。子貢反報曰:「孰謂晏 子習於禮乎?夫《禮》曰:『登階不歷,堂上不趨,授玉不跪』。 今晏子反此,孰謂晏子習於禮者?」晏子既已有事於 魯君,退見仲尼。仲尼曰:「夫《禮》,登階不歷,堂上不趨,授 玉不跪,夫子反此乎?」晏子曰:「嬰聞兩楹之間,君臣有 位焉,君行其一,臣行其二。君之來遫,是以登階歷堂 上,趨以及位也。君授玉卑,故跪以下之。且吾聞之,大 者不踰閑,小者出入可也。」

《韓詩外傳》:堂衣若扣孔子之門曰:「丘在乎?丘在乎?」子 貢應之曰:「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親內及 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子何言吾師之名焉?」堂衣若 曰:「子何年少,言之絞?」子貢曰:「大車不絞,則不成其任, 琴瑟不絞,則不成其音。子之言絞,是以絞之也。」堂衣 若曰:「吾始以鴻之力,今徒翼耳。」子貢曰:「非鴻之力,安 能舉其翼。」

《前漢書王吉傳》:「吉為博士諫大夫,上疏言得失曰:『《春 秋》所以大一統者,六合同風,九州共貫也。今俗吏所 以牧民者,非有禮義科指可世世通行者也,獨設刑 法以守之。其欲治者,不知所繇,以意穿鑿,各取一切, 權譎自在,故一變之後,不可復修也。是以百里不同 風,千里不同俗,戶異政,人殊服,詐偽萌生,刑罰無極』」, 質樸日消,恩愛漸薄。孔子曰:「安上治民,莫善於禮。」非 空言也。王者未制禮之時,引先王禮宜於今者而用 之。臣願陛下承天心,發大業,與公卿大臣延及儒生, 述舊禮,明王制,敺一世之民,躋之仁壽之域,則俗何 以不若成康,壽何以不若高宗?竊見當世趨務不合 於道者,謹條奏,唯陛下財擇焉吉意以為夫婦人倫 大綱,夭壽之萌也。世俗嫁娶太早,未知為人父母之 道而有子,是以教化不明,而民多夭。聘妻送女亡節, 則貧人不及,故不舉子。又漢家列侯尚公主,諸侯則 國人承翁主,使男事女,夫詘於婦,逆陰陽之位,故多 女亂。古者衣服車馬,貴賤有章,以褒有德而別尊卑。 今上下僭差,人人自「制,是以貪財趨利,不畏死亡。宜 明示天下以儉,民見儉則歸本,本立而末成。」其指如 此。上以其言為迂闊,不甚寵異也。

《韓延壽傳》:「延壽徙潁川太守,民多怨讎。延壽欲更改 之,教以禮讓,恐百姓不從,乃歷召郡中長老為鄉里 所信向者數十人,接以禮意,因與議定嫁娶喪祭儀 品,略依古禮,不得過法。延壽於是令文學校官諸生 皮弁執俎豆,為吏民行喪嫁娶禮。百姓遵用其教。數 年,徙為東郡太守。延壽為吏,上禮儀,好古,教化所至」, 必聘賢士,以禮待用。修治學宮,春秋鄉射,陳鐘鼓管 弦,盛升降揖讓。及都試講武,設斧鉞旌旗及御射之 事,吏民敬畏趨向之。

《後漢書竇融傳》:「光武征隗囂,竇融與大軍會高平第 一,融先遣從事問會見儀。適是時,軍旅代興,諸將與 三公交錯道中,或背使者交私語。帝聞融先問禮儀, 甚善之,以宣告百僚。」

《張湛傳》:湛矜嚴好禮,動止有則,居處幽室,必自修整, 雖遇妻子,若嚴君焉。建武初,為左馮翊,在郡修典禮, 設條教,政化大行。後告歸平陵,望寺門而步,主簿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