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1 (1700-1725).djvu/8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為真。其井官禁真膠極難得,貨者多偽。其膠以烏驢 皮,得阿井水煎成,乃佳爾。」今時方家用黃明膠,多是 牛皮。《本經》阿膠亦用牛皮,是二皮可通用。但今牛皮 膠制作不甚精,止可膠物,故不堪入藥也。陳藏器言: 「諸膠皆能療風,止洩補虛,而驢皮膠主風為最,此阿」 膠所以勝諸膠也。

李時珍曰:「凡造諸膠,自十月至二三月間,用沙牛、水 牛、驢皮者為上,豬、馬、騾、駝皮者次之,其舊皮鞋履等 物者為下。俱取生皮,水浸四五日,洗刮極淨,熬煮時 時攪之,恆添水至爛,濾汁再熬成膠,傾盆內待凝,近 盆底者,名坌膠。煎膠水以鹹苦者為妙。大抵古方所 用,多是牛皮,後世乃貴驢皮。若偽者,皆雜以馬皮,舊」 革鞍靴之類。其氣濁臭。不堪入藥。當以黃透如琥珀 色。或光黑如瑿漆者為真。真者不作皮臭。夏月亦不 濕軟。

修治

陶弘景曰:「凡用皆火炙之。」

《雷斆》曰:「凡用,先以豬脂浸一夜,取出,柳木火上炙燥, 研用。」

李時珍曰:「今方法或炒成珠,或以麪炒,或以火炙,或 以蛤粉炒,或以草灰炒,或酒化成膏,或水化膏,當各 從本方。」

氣味

甘平無毒。

《別錄》曰:「微溫。」

張元素曰:「性平味淡,氣味俱薄,浮而升,陽也。入手少 陰、足少陰、厥陰經。得火良。薯蕷為之使。畏大黃。」

主治

《本經》云:「心腹內崩,勞極洒洒。」音蘚如瘧狀。腰腹痛。四肢 酸痛。女子下血。安胎。久服輕身益氣。

《別錄》曰:「丈夫小腹痛,虛勞羸瘦,陰氣不足,腳酸不能 久立,養肝氣。」

《藥性》曰:「堅筋骨,益氣,止痢。」

《蘇頌》曰:「止洩痢,得黃連、蠟尢,佳。」

李時珍曰:「療吐血,衄血,血淋尿血,腸風下痢,女人血 痛血枯,經水不調,無子,崩中帶下,胎前產後諸疾,男 女一切風病,骨節疼痛,水氣浮腫,虛勞咳嗽喘急,肺 痿唾膿血,及癰疽腫毒,和血滋陰,除風潤燥,化痰清 肺,利小便,調大腸,聖藥也。」

發明

陳藏器曰:「諸膠皆主風,止洩補虛,而驢皮主風為最。」 寇宗奭曰:「驢皮煎膠,取其發散皮膚之外也。用烏者, 取烏色屬水,以制熱,則生風之義。如烏蛇、烏鴉、烏雞 之類皆然。」

李時珍曰:阿膠大要,只是補血與液,故能清肺益陰, 而治諸證。按:陳自明云:「補虛用牛皮膠,去風用驢皮 膠。」成無己云:「陰不足者,補之以味,阿膠之甘,以補陰 血。」楊士瀛云:「凡治喘嗽,不論肺虛肺實,可下可溫,須 用阿膠以安肺潤肺,其性和平,為肺經要藥。」小兒驚 風後,瞳人不正者,以阿膠倍人參煎服最良。阿膠育 「神,人參益氣也。又痢疾多因傷暑伏熱而成,阿膠乃 大腸之要藥,有熱毒留滯者,則能疏導。無熱毒留滯 者,則能平安。」所說足以發明阿膠之蘊矣。

附方

攤緩偏風:治攤緩風及諸風手腳不遂,腰腳無力者。 驢皮膠微炙熱,先煮蔥豉粥一升,別又以水一升,煮 香豉二合,去滓入膠,更煮七沸,膠烊如餳,頓服之,乃 暖喫蔥豉粥,如此三四劑,即止。若冷喫粥,令人嘔逆。 廣濟方

肺風喘促,涎潮眼竄:用透明阿膠切炒,以紫蘇、烏梅 肉焙研等分,水煎服之。直指方

老人虛祕:阿膠炒二錢,蔥白三根,水煎化,入密二匙, 溫服。

《胞轉淋閟》:阿膠三兩,水二升,煮七合,溫服。千金方 赤白痢疾:黃連阿膠丸:「治腸胃氣虛,冷熱不調,下痢 赤白,裡急後重,腹痛,小便不利。用阿膠炒過,水化成 膏一兩,黃連三兩,茯苓二兩,為末,搗丸梧子大。每服 五十丸,粟米湯下,日三。」和劑局方

吐血不止:阿膠炒二兩,蒲黃六合,生地黃三升,水五 升,煮三升,分服。千金翼

大人小兒吐血:「阿膠炒、蛤粉各一兩,辰砂少許,為末, 藕節搗汁,入蜜調服。」經驗方

肺損嘔血并開胃:用阿膠炒三錢,木香一錢,糯米一 合半,為末。每服一錢,百沸湯點服,日一。普濟方 大衄不止,口耳俱出用阿膠炙,蒲黃半兩,每服二錢, 水一盞,生地黃汁一合,煎至六分,溫服,急以帛繫兩 乳。聖惠方

月水不調:阿膠一錢,蛤粉炒成珠,研末,熱酒服即安。 一方入辰砂末五分。

月水不止:阿膠炒焦為末,酒服二錢。祕韞方

妊娠尿血:阿膠炒黃為末,食前粥飲下二錢。聖惠方